南山已暝色,回见明湖光。
秋尽济南郭,渺然江水长。
中流上新月,轻舸复徜徉。
烟昏鸥鹭㝛,波沈芦荻苍。
孤往仍中夜,回飙城曲凉。
亭楸高拂雾,寺棘下零霜。
佛幢犹立魏,名士正思唐。
安知后游者,声迹永相望。
南山已暝色,回见明湖光。
秋尽济南郭,渺然江水长。
中流上新月,轻舸复徜徉。
烟昏鸥鹭㝛,波沈芦荻苍。
孤往仍中夜,回飙城曲凉。
亭楸高拂雾,寺棘下零霜。
佛幢犹立魏,名士正思唐。
安知后游者,声迹永相望。
此诗描绘了大明湖夜晚的宁静与美丽。首句“南山已暝色”,以南山的暮色渐浓,引出湖面的夜景。接着“回见明湖光”一句,巧妙地将视线从山转向湖,点明主题。诗人通过“秋尽济南郭,渺然江水长”两句,勾勒出湖面的辽阔与季节的更迭。
“中流上新月,轻舸复徜徉”描绘了月升中流,小舟悠然自得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接下来,“烟昏鸥鹭逕,波沈芦荻苍”两句,通过烟雾、鸥鹭、芦荻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湖面的朦胧美。
“孤往仍中夜,回飙城曲凉”则表达了诗人独自漫步于湖边,感受夜风带来的清凉与宁静。最后,“亭楸高拂雾,寺棘下零霜”两句,通过亭树、寺庙等元素,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深邃。全诗以“安知后游者,声迹永相望”收尾,寄寓了对美好时光与友情的珍惜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明湖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友情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