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收宿霭,细路绕平皋。
石乱春溪急,山寒晓月高。
鸟声时出树,花气欲侵袍。
行役兼清赏,驱驰未觉劳。
微风收宿霭,细路绕平皋。
石乱春溪急,山寒晓月高。
鸟声时出树,花气欲侵袍。
行役兼清赏,驱驰未觉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早春时节的行走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审美情趣。
"微风收宿霭,细路绕平皋。" 开篇两句,诗人用“微风”、“宿霭”来描绘春日温柔的气氛,同时,“细路”与“平皋”则营造出一片宁静而和谐的田园景象。
"石乱春溪急,山寒晓月高。"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转向动态的自然景观,"石乱春溪急"形象地描绘了溪水在石缝中奔腾的生机,而“山寒晓月高”则传达了一种清冷与辽阔之感。
"鸟声时出树,花气欲侵袍。" 这两句捕捉到了春天的生长活力,“鸟声时出树”表现了生命力勃发的景象,而“花气欲侵袍”则是对香气四溢的细腻描写。
"行役兼清赏,驱驰未觉劳。"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行动——旅行中的观赏与感受,表达了即便是在旅途中,也能享受到自然之美而不感到疲惫。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喜悦,以及他对于大自然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