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然亭》
《天然亭》全文
明 / 卢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摩诘川中景物晞,不烦栽植自芳菲。

兰台心远青山待,草阁月明骢马归。

坐竹静看流水过,移樽閒数落花飞。

主翁惯得天然趣,直道庸知与世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自然的山水画卷。诗人卢宁以“天然亭”为题,巧妙地将亭子融入自然之中,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首联“摩诘川中景物晞,不烦栽植自芳菲”,借用了王维(摩诘)的诗意,赞美了川中自然景色的美丽,无需人工刻意栽种,自然万物便已生机盎然。这里暗含着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工雕琢的淡然。

颔联“兰台心远青山待,草阁月明骢马归”,进一步描绘了山间清幽的环境。兰台,可能是指山间的亭台或高处,心远则意味着心灵远离尘嚣,青山待则暗示着自然界的静谧与等待,草阁月明则营造出夜晚月光下的宁静氛围,骢马归则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归隐生活,与世无争,自在逍遥。

颈联“坐竹静看流水过,移樽閒数落花飞”,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坐竹表示在竹林中静坐,静看流水则是对时间流逝的平静观察,移樽闲数落花飞则是在移动酒樽的同时,悠闲地数着飘落的花瓣,这一系列动作都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尾联“主翁惯得天然趣,直道庸知与世违”,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追求。主翁即主人,这里的“主翁”不仅指亭子的主人,也暗喻了诗人自己。惯得天然趣,表明诗人习惯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直道庸知与世违,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认为自己与世无争,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自然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哲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卢宁
朝代:明

卢宁(一五○三—一五六一),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猜你喜欢

百字令.孙平叔孝廉招同竹士陪侍淳斋先生为管社之游,归述其胜,三叠前韵

拍天烟水,问何人十筑,遍栽杨柳。

险绝独山门两扇,拦住太湖东走。

环石为城,诛茅作屋,结构原非偶。

此间小隐,折腰肯换升斗。

最怜蟹簖连村,菱花拂棹,到处喧鸡狗。

大好清风来四面,顿觉凉生双肘。

螺髻千层,波涛万倾,把酒同消受。

累侬神往,梦醒几度搔首。

(0)

秋兴

愁破方知酒有功,酒杯尽日不教空。

飘萧败叶千山雨,零乱寒花一径风。

小摘晚菘含露碧,试尝新橘带霜红。

閒中自有消閒趣,底事矶边理钓筒。

(0)

挽燕

越海还山愿已违,隔帘娇语是耶非?

好凭钗影传遗照,独伴花魂葬石矶。

一垒香泥閒画楝,几宵春梦别乌衣。

可怜吟客斜阳里,泪墨盈笺招不归。

(0)

题烟江叠嶂图

谁将素练染霜毫,幻作空濛万里涛。

一片孤帆何处落,千峰雨色暗红皋。

(0)

题悬崖秋竹画扇

峭拔丹崖间,苍然卧秋竹。

日落山风吹,潇潇荡寒绿。

(0)

隋美人董氏墓志铭

杨花落尽隋宫树,幽珉犹记美人墓。

雄龙雌凤欢几何,一十九年等闲度。

裁文和泪秀庶人,花台非复当时春。

金凫玉鱼世已出,传红写翠人空陈。

阿?然豆太煎迫,帝子游魂归不得。

古时尘满鸳鸯茵,地下相逢泪亦滴。

祇今龙首草离离,三尺碑留董氏姬。

莫叹容华易销歇,独孤免骂阿云儿。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