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惆怅·其一》
《惆怅·其一》全文
清 / 孙原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当年小住郁金堂,一折屏山近曲房。

夜月潜踪听响屧,晨葩偷掐供梳妆。

百愁对我欢成笑,十索瞒人苦要偿。

今日藕丝风剪断,相看单道莫思量。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孙原湘的《惆怅(其一)》描绘了一段往昔在郁金堂的回忆。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对那段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首句“当年小住郁金堂”,点明了回忆的背景,郁金堂可能是一个精致的住所,暗示着昔日生活的优雅与宁静。接着,“一折屏山近曲房”描绘了环境的布局,屏风曲折,房间幽深,营造出一种私密而温馨的氛围。

“夜月潜踪听响屧”写夜晚月光下,主人公静静地聆听女子的脚步声,可能是她的轻盈步履,也可能是她深夜归来,增添了神秘感。而“晨葩偷掐供梳妆”则描绘了清晨的场景,女子采摘鲜花,精心打扮,体现了生活的细致与情趣。

“百愁对我欢成笑”表达了主人公面对愁绪时,那些美好的记忆却仿佛化作欢笑,抚慰心灵。然而,“十索瞒人苦要偿”又透露出一丝无奈,暗示着过去曾有过难以言说的心事或承诺。

最后两句“今日藕丝风剪断,相看单道莫思量”以藕丝被风吹断为喻,象征着过去的缘分已逝,只剩下单薄的记忆。诗人劝慰自己,不必再过多地追忆,让往事随风而散。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往昔生活的细腻描绘,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孙原湘

孙原湘
朝代:清   字:子潇   籍贯:昭文(今江苏常熟)   生辰:1760 ~1829

孙原湘(1760~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猜你喜欢

观音赞·其一

观以耳观,听以眼听。道不虚行,谷不虚应。

施无畏之力,灭烦恼之病。

与诸佛同一慈心,与群生共一悲命。

若非菩萨超越世出,世间焉能获二殊胜。

(0)

文殊赞

七佛命之为师,法王称之为子。

五时开演,始终辅赞世尊。

三昧常行,谈笑发挥龙女。

曾现百千妙相,迦叶椎不能举。

自言我真文殊,其馀是甚伴侣。

(0)

偈颂三十首·其十五

众生本是佛,悟了一体同。

若人不达本,逐末走西东。

君子当务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万事毕,终不被尘笼。

非尘体不动,本实理含融。

先天唯此物,今古学无踪。

难了意在处,塞顽空色空。本无有指,妄言色空。

若得妄消歇,真体者何穷。

真体非形相,不离形相中。

幻质皆虚伪,大智发于中。

幻尽觉圆满,心光寥廓通。

此通无对待,天地在其中。

森罗并万像,影现一镜中。

镜中实我体,寂湛印倥侗。

若能同道者,与理本相同。

唯守性清净,眼耳若盲聋。

情忘兼想尽,忽觉己身空。

自了本无物,强以道言通。

此法滞诸学,皆幻质相容。

若离一切相,形体外灵通。

左右逢其源,烦不入胸中。

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眷属犹如梦,非冤不遇逢。

如今儿女者,皆再来祖宗。

一根来复去,如观桑叶同。

本树何曾动,凋叶有来冬。

叶落明年发,根深不怕风。

但能勤力护,勿使火兼虫。

毁坏本根者,万劫堕贫穷。

如今忧生死,犹如颠哭空。

不知空本无,如翳生眼中。

眼明虽说实,不可顺盲聋。

(0)

颂古九十八首·其九十

立亡坐脱不为奇,石霜迁化少人知。

九峰师子连天吼,刹那惊杀野狐狸。

(0)

颂十玄谈·其七祖意

慇勤为说西来意,得意忘言真不二。

昨夜三更穿市过,只闻米贱油盐贵。

(0)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于一句之下加颂七句·其六

便道福相随,生天果未迟。

力尽简还坠,来生不如意。

假施满七宝,不如发真归。

布施有为者,观来真自迷。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