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荔子香近.雨夜书感》
《荔子香近.雨夜书感》全文
清 / 樊增祥   形式: 词

静数铜龙,莲漏刚三点。

细雨飒飒敲窗,银烛和谁剪。

桐花薄试红绵,不似西风飐。算到底、春宵比秋暖。

心上事,且付与,南楼雁。锦浪桃花,都道水深情浅。

谁识焦心,绿蜡笺长不能展。玉女应回笑电。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樊增祥所作的《荔子香近·雨夜书感》。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静数铜龙,莲漏刚三点",铜龙和莲花漏滴声,暗示时间已至深夜,诗人独自静坐,心境宁静。"细雨飒飒敲窗,银烛和谁剪",细雨轻敲窗户,烛光摇曳,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思念。

"桐花薄试红绵,不似西风飐",用桐花和轻柔的红绵比喻雨中的景色,与西风相比,更显温婉。"算到底、春宵比秋暖",进一步强调了春夜的温暖,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愁绪。"心上事,且付与,南楼雁",将心事寄托于南飞的大雁,希望它们能传递自己的情感。

"锦浪桃花,都道水深情浅",借锦浪桃花和流水,表达对深情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谁识焦心,绿蜡笺长不能展",焦心之事无人理解,只能在绿色蜡纸上书写,却无法舒展,透露出诗人的苦闷和压抑。最后以"玉女应回笑电"收尾,可能寓意着期待得到某种解脱或回应,但又带着一丝无奈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夜的景象,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樊增祥

樊增祥
朝代:清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六十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梵语华言译不成,玉几重新添注解。

字义炳然,无人领解。赖有同风知,点头道奇怪。

彷彷佛佛,一似东山瓦鼓歌。腔调宛同,声无高下。

彭八剌拶,未在未在。

(0)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六十九

无辨古今眼,有辨古今舌。

说得十分真,何如见得彻。

见得彻,耿耿心灯夺夜寒。年年宴赏元宵节。

(0)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九十

今朝二月十五,黄面瞿昙灭度。

诸方挝鼓声冤,尽是闲言长语。

一点涅槃心,无人知落处。山花泪滴如红雨。

(0)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九十二

杨岐栗棘蓬,赵州殿里底。

一句当机裂万差,尽大地人扶不起。

(0)

题放山堂

一击牢关八字开,石头机路滑如苔。

危分险布知多少,排闼从渠辊入来。

(0)

送镜兄之虎丘

虎岩老虎太威狞,平地拿人死复生。

背却西风行一转,髭须倒捋两三茎。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