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雨叹·其二》
《秋雨叹·其二》全文
明 / 康海   形式: 古风

崩墙坏壁人夜号,比邻处处通波涛。

明灯执伞待天曙,片云浮来声益号。

富家或能饱鸡黍,嗟嗟奈此贫儿曹。

拽椽为薪曲为粥,斗粟千钱肯相鬻。

(0)
鉴赏

这首《秋雨叹(其二)》由明代诗人康海所作,描绘了秋雨连绵不断带来的社会民生之苦。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暴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贫富差距所带来的不公。

首句“崩墙坏壁人夜号”,描绘了暴雨之下,房屋受损,人们在夜晚的凄厉呼号,形象地展示了灾情的严重性和人们的无助。接着,“比邻处处通波涛”进一步渲染了水灾的范围之广,几乎无处不在,强调了灾难的普遍性。

“明灯执伞待天曙”一句,写出了人们在暴雨之夜等待天明的无奈与期待,表现了他们对结束这场灾难的渴望。而“片云浮来声益号”则以自然界的云朵飘过,带来更大的声响,象征着灾情的加剧,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内心的焦虑与恐惧。

“富家或能饱鸡黍,嗟嗟奈此贫儿曹”对比鲜明,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富人家尚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而贫穷的人们却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困境。这一对比不仅凸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也表达了对底层人民深切的同情。

最后,“拽椽为薪曲为粥,斗粟千钱肯相鬻”描述了贫苦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将房屋的木料作为柴火,弯曲的树枝煮成稀粥,甚至不惜高价卖出仅有的粮食。这些细节深刻地反映了灾民生活的艰辛和绝望,以及他们在极端情况下为求生存所做出的牺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秋雨带来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作者介绍
康海

康海
朝代:明   字:德涵   号:对山   籍贯:陕西武功   生辰:1475--1540

康海(1475--1540)中国明代文学家。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猜你喜欢

咏风诗

遥飖楚王宫,徘徊绕竹丛。

带叶俱吟树,将花共舞空。

飘香双袖里,乱曲五弦中。

试上高台听,悲响定无穷。

(0)

三妇艳诗

大妇织残丝,中妇妒蛾眉。

小妇独无事,歌罢咏新诗。

上客何须起,为待绝缨时。

(0)

望郢州城诗

魂兮何处返,非死复非仙。

坐柯如昨日,石合未淹年。

历阳顿成浦,东海果为田。

空忆扶风咏,谁见岘山传。

世变才良改,时移民物迁。

悲哉孙骠骑,悠悠哭彼天。

(0)

野田黄雀行

弱躯愧彩饰,轻毛非锦文。

不知鸿鹄志,非是凤皇群。

作风随浊雨,入曲应玄云。

空城旧侣绝,沧海故交分。

宁死明珠弹,且避鹰将军。

(0)

咸阳宫人为咸阳王禧歌

可怜咸阳王。奈何作事误。金床玉几不能眠。

夜踏霜与露。洛水湛湛弥岸长。行人那得渡。

(0)

咏檐燕诗

双燕集兰闺,双飞高复低。

向户疑新箔,登巢识故泥。

依櫩本相贺,近幕愿同栖。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