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云路落斜行,入树穿村见赤城。
远近常时皆药气,高低无处不泉声。
映岩日向床头没,湿烛云从柱底生。
更有仙花与灵鸟,恐君多半未知名。
东南云路落斜行,入树穿村见赤城。
远近常时皆药气,高低无处不泉声。
映岩日向床头没,湿烛云从柱底生。
更有仙花与灵鸟,恐君多半未知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开篇“东南云路落斜行,入树穿村见赤城”两句,以云为路径,通过树木和村庄,最终目光停留在赤城之上,展现了诗人对天台山的仰望和向往。
接着,“远近常时皆药气,高低无处不泉声”进一步渲染了景色,药气四溢,泉水淙淙,无论远近、高低,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突出了天台山的灵秀和神奇。
“映岩日向床头没,湿烛云从柱底生”则描绘了一幅室内外自然交融的画面。阳光透过窗棂照进室内,与室外的自然景观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最后,“更有仙花与灵鸟,恐君多半未知名”两句,诗人以轻松的口吻,向友人透露天台山中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奇花异鸟,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友人邀游的一种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对仙境的向往。
西风日夜声萧索,猛虎咆哮入城郭。
惯从屋里饱鸡豚,不复山中护藜藿。
东家犊死血犹腥,西家犬尽寂无声。
猿臂将军暂何去,假威狐魅敢横行。
道旁遗迹大如斗,田翁乍见失声吼。
童稚闻言心胆寒,风吹草动皆惊走。
杀气狰狞可奈何,牛哀倏忽事偏多。
宏农太守今安在,问尔何时北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