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青龙寺纵公房》
《题青龙寺纵公房》全文
唐 / 无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从谁得法印,不离上方传。

夕磬城霜下,寒房竹月圆。

烟残衰木畔,客住积云边。

未隐沧洲去,时来于此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īnglóngzònggōngfáng
táng /

cóngshuíyìnshàngfāngchuán
qìngchéngshuāngxiàhánfángzhúyuèyuán

yāncánshuāipànzhùyúnbiān
wèiyǐncāngzhōushíláichán

注释
从谁:向谁。
得法印:获得佛法的认证或传承。
不离:未曾脱离。
上方传:高层或源头的传授,指正宗的佛法传承。
夕磬:傍晚的钟声,磬通常指寺庙中的铜钟。
城霜:城中降霜的景象,形容深秋或冬季的寒冷。
寒房:清冷的僧房。
竹月圆:月光映照下的竹林,圆有圆满、静谧之意。
烟残:炊烟消散,也可指暮色中的薄雾。
衰木:枯萎的树木,暗示季节的转换或时间的流逝。
畔:旁边,畔边。
客住:行客住宿,这里指诗人自己或修行者。
未隐:还没有隐居。
沧洲:水边的遥远之地,常用来比喻隐居之处。
时来:时常前来。
于此禅:在这里进行禅修或领悟禅理。
翻译
从哪位高僧得到佛法真传,从未离开过上层的传授。
傍晚的钟声在城中的霜降中回响,寒冷的僧房旁竹影与月圆满。
炊烟消散在枯萎的树木旁,行客寄宿在积云笼罩的山边。
还未归隐到那遥远的水滨,时常来这里参悟禅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青龙寺中的一处居所——纵公房的宁静与深远。"从谁得法印,不离上方传"表明诗人在这里追寻佛法的真谛,不离正统的教诲。"夕磬城霜下,寒房竹月圆"则是环境描写,傍晚时分,寺庙的钟声响起,外面下着霜,室内却有冷清的月光透过竹叶照进来,月亮如同一个完整的轮廓。

"烟残衰木畔,客住积云边"诗人形容自己仿佛是客居在这片古老而荒凉的树木旁,周围笼罩着淡淡的烟霭,而他则安居于云雾缭绕之地。这不仅描写了景象,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与情感体验。

"未隐沧洲去,时来于此禅"表达了诗人暂时没有隐退到世外桃源的想法,而是选择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进行禅修。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自然与自我精神追求的一种和谐统一。

作者介绍

无可
朝代:唐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州)

无可,唐代诗僧,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无可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猜你喜欢

香山院

谁将万斛旃檀子,撒向千春古道场。

万壑晓风吹不断,至今犹自满山香。

(0)

田南寺

我本无心似白云,应缘未见宰官身。

何时铁笛千山首,吹起梅花一点春。

(0)

安奉观音

优钵昙花果有花,不缘诗酒到君家。

闻思大士应嫌汝,枉费精神咏绮霞。

(0)

汉老弟寄诗三绝情见乎辞使人愈增离索之感依韵和其诗·其一

坐画寒灰一豆红,梅花窗下胆瓶中。

只应相伴黄昏月,情绪怜君与我同。

(0)

伤春

一见花开一泪垂,花飞有底急风吹。

自从腊后梅花发,愁到牡丹开尽时。

(0)

连日雨遂阻到草堂用前韵寄意

草堂松竹著寒轻,晚岁相看益友生。

今雨不来增怅望,却烦钟鼓报晴声。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