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谁得法印,不离上方传。
夕磬城霜下,寒房竹月圆。
烟残衰木畔,客住积云边。
未隐沧洲去,时来于此禅。
从谁得法印,不离上方传。
夕磬城霜下,寒房竹月圆。
烟残衰木畔,客住积云边。
未隐沧洲去,时来于此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青龙寺中的一处居所——纵公房的宁静与深远。"从谁得法印,不离上方传"表明诗人在这里追寻佛法的真谛,不离正统的教诲。"夕磬城霜下,寒房竹月圆"则是环境描写,傍晚时分,寺庙的钟声响起,外面下着霜,室内却有冷清的月光透过竹叶照进来,月亮如同一个完整的轮廓。
"烟残衰木畔,客住积云边"诗人形容自己仿佛是客居在这片古老而荒凉的树木旁,周围笼罩着淡淡的烟霭,而他则安居于云雾缭绕之地。这不仅描写了景象,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与情感体验。
"未隐沧洲去,时来于此禅"表达了诗人暂时没有隐退到世外桃源的想法,而是选择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进行禅修。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自然与自我精神追求的一种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