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紫云书舍》
《紫云书舍》全文
明 / 王汝玉   形式: 古风

大江之东紫云山,平地拔出高㠝岏。

晨光霁色蔚葱茜,五彩照耀青冥端。

之子当年读书处,正近紫云山下住。

长时频见紫云生,终日无心自来去。

一从捧檄脱荷衣,落月空斋屡梦归。

遥忆青山紫云里,绿萝应长旧岩扉。

知子平生抱材器,致身合在青云际。

莫将心恋紫云山,当展忠贞报明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紫云山及其书舍的深情回忆与赞美。诗中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书舍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居住于此的读书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状态。

首句“大江之东紫云山,平地拔出高㠝岏”以磅礴之势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雄伟壮丽的自然世界,紫云山如同从平地拔起的巨峰,气势非凡。接着,“晨光霁色蔚葱茜,五彩照耀青冥端”进一步渲染了山色之美,晨光与晴空交织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五彩斑斓的光影映照着天际,展现出大自然的瑰丽与神秘。

“之子当年读书处,正近紫云山下住”转而聚焦于书舍,点明这是读书人的栖息之地,位于紫云山脚下,环境清幽,远离尘嚣。接下来的“长时频见紫云生,终日无心自来去”,描绘了读书人在自然中的自在生活,紫云常现,仿佛是自然界的馈赠,而读书人则随心所欲,不受世俗拘束。

“一从捧檄脱荷衣,落月空斋屡梦归”则是对读书人离开书舍后,心中仍怀有对自然与书舍的深深眷恋。即使在夜晚,月光洒满空荡的书房,读书人也常常梦见自己回到那片熟悉的紫云山下。

最后,“遥忆青山紫云里,绿萝应长旧岩扉”表达了对紫云山及书舍的怀念之情,想象着青山之中,绿萝覆盖的古老山门,依旧静静地等待着主人的归来。

“知子平生抱材器,致身合在青云际”是对读书人才华与志向的肯定,预示着他未来将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施展抱负,达到人生的高峰。

“莫将心恋紫云山,当展忠贞报明世”则是对读书人的勉励,提醒他不应沉溺于眼前的美景,而应以忠诚和坚贞之心,报效国家与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紫云山及其书舍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对读书人理想与追求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王汝玉
朝代:明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猜你喜欢

宴东堂诗

雨罢春光润,日落暝霞晖。

海榴舒欲尽,山樱开未飞。

清音出歌扇,浮香飘舞衣。

翠帐全临户,金屏半隐扉。

风花意无极,芳树晓禽归。

(0)

和六府诗

金门朱轨躅,吾子盛簪裾。

木舌无时用,萍流复在余。

水乡访松石,兰泽侣樵渔。

火洲方可至,地肺即为居。

土牛自知止,贞心达毁誉。

谷稼有时隙,乘植望白榆。

(0)

同郭侍郎采桑诗

雁还高柳北,春归洛水南。

日照茱萸领,风摇翡翠篸。

桑间视欲暮,闺里遽饥蚕。

相思君助取,相望妾那堪。

(0)

咏晚栖乌诗

日暮连翩翼,俱向上林栖。

风多前归驶,云暗后群迷。

路远声难彻,飞斜行未齐。

应从故乡返,几过入兰闺。

借问倡楼妾,何如荡子妻。

(0)

华月诗

兔丝生云夜,蛾形出汉时。

欲传千里意,不照十年悲。

(0)

蜀道难二首·其一

建平督邮道,鱼复永安宫。

若奏巴渝曲,时当君思中。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