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京城亲友二首·其二》
《寄京城亲友二首·其二》全文
唐 / 韩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相思凡几日,日欲咏离衿。

直得吟成病,终难状此心。

解衣悲缓带,搔首闷遗簪。

西岭斜阳外,潜疑是故林。

(0)
注释
相思:深深的思念。
离衿:离别时的衣襟,象征离别之情。
吟成病:因思念而情绪低落,仿佛生病一般。
状此心:描绘内心的情感。
悲缓带:因悲伤而衣带宽松。
闷遗簪:烦恼中连发簪都遗失了。
西岭:远处的山岭。
故林:故乡的树林。
翻译
相思之情持续了多少天,每天都想吟诵离别的诗句。
直到诗句吟出病来,却依然难以描绘我此刻的心情。
解开衣襟,悲伤地松开腰带,抓头苦恼,连发簪都遗落了。
遥望西岭之外的夕阳,暗自怀疑那就是我熟悉的故乡。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相思之情的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物象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友深切的思念与不易言说的复杂心情。开篇“相思凡几日”,即点出了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积累,紧接着“日欲咏离衿”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倾诉却又难以启齿的痛苦。

“直得吟成病,终难状此心”两句,通过吟咏成疾这一常见意象,形象地展示了相思之情已到了何等沉重和深刻的地步,以至于语言不能完全表达。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和强度,使得诗人只能用“病”来比喻自己内心的苦楚。

接下来的两句“解衣悲缓带,搔首闷遗簪”,则是通过具体的动作细节来描绘相思之情。解开衣服、慢慢地系上带子,这些平淡的日常行为,在诗人笔下都变得充满了哀愁和无尽的怀念。搔首即挠头,是一种习惯性的动作,用以形容心中的烦躁和思绪万千。

最后两句“西岭斜阳外,潜疑是故林”则将视线转移到自然景物上。夕阳的斜照之下,诗人似乎在寻觅着某种熟悉的影踪,即便是在遥远的地方,也忍不住怀疑那是否是一片曾经与亲友共享的旧林。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心灵深处对往昔时光的一种召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物象,成功地传达了相思之情的复杂性和强度,是一篇情真意切、意境幽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韩偓

韩偓
朝代:唐   字:致光   号:致尧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生辰: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猜你喜欢

夜坐与仲衡作·其三

荒山倚杖牧鸡豚,五柳萧疏夕掩门。

忆昔同君学书剑,壮心岂料老农村。

(0)

二叔祖母罗太恭人七十晋一寿诗四首·其二

丹山凤将雏,养成毛彩异。

上天衔瑞图,飞来鸣盛世。

昔我孝廉叔,名织登科记。

入为粉署郎,出作朱轩使。

固因媚学然,亦缘庭训致。

吾闻恭人教,义方无不备。

悯近丸熊助,惩惰折葼示。

今虽届嵫景,诸孙扳舆侍。

尚于含饴际,丁宁开幼稚。

一经勉承先,五木戒废事。

贻厥有如此,家声未宜坠。

会看兰玉枝,百叶长繁炽。

(0)

次韵答槐庭寄怀之作二首·其一

云树相望三载馀,幅巾就我竹林居。

山中供客无兼味,别后传情有尺书。

扫地虻空微雨夕,啼春莺老绿阴初。

一樽何日还同把,惆怅松轩月影虚。

(0)

书感再次幼春韵六首·其六

西巡扈从尽鹓鸾,谁念舆图窄与宽?

秦法变更由卫鞅,齐宗兴复望田单。

君臣尝胆天应悯,玉帛和戎事大难。

后顾茫茫堪痛哭,不须更听雍门弹。

(0)

读洪月樵秀才送悦秋归唐诗有感,次和四首·其二

流年石火促容华,垂翅炎荒暗自嗟。

月殿秋高争折桂,星河路远错回槎。

泪盈海上鲛人宅,梦到江南燕子家。

开府悲哀长只尔,御风何日佩飞霞?

(0)

自台湾来晋江寓舍独坐,怀兄子铨

昔去榴花红,今来芦絮白。

入门不见君,云作榕城客。

榕城在天未,水遮山复隔。

雁飞不到南,书素徒盈尺。

孤馆掩凄清,候虫当户织。

忆昨艳阳时,咏花同倚石。

如今阶下苔,已上题诗壁。

空庭木叶飞,思君此何极!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