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万古宅,一片月长新。
云水此中住,烟波为四邻。
白鸥迟客静,红秫饭僧贫。
近得无生侣,知余懒是真。
高人万古宅,一片月长新。
云水此中住,烟波为四邻。
白鸥迟客静,红秫饭僧贫。
近得无生侣,知余懒是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居住在云水之间,与烟波为伴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高人万古宅,一片月长新”开篇,将高僧的居所置于永恒与宁静之中,月光常新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不朽。接着,“云水此中住,烟波为四邻”进一步渲染了高僧生活的自然与超脱,云水与烟波作为邻居,暗示着其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存,远离尘嚣。
“白鸥迟客静,红秫饭僧贫”两句,以白鸥的悠闲和红秫(即高粱)的简单食物,形象地表现了高僧生活的宁静与简朴,同时也体现了其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最后,“近得无生侣,知余懒是真”表达了高僧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而“知余懒是真”则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与向往,认为懒散并非真正的懒惰,而是内心真正平静与自由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僧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境界,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赏与向往。
交遍屠沽,算齿遇、不劳方幅。
沈醉后、夕阳牛背,自摊书读。
俗下文章何足笑,人间尸冢真当哭。
觅公侯、一策最神奇,如钩曲。馋虎暴,人投肉。
良骥饿,槽无粟。问坟头桂子,何如篱菊。
贤似董君应早贵,貌如甘草何疑仆。
拉荆卿、明去市中歌,提燕筑。
山瓶远致宣城酒,云液添杯山祝寿。
天寒地冻阳未回,严霜充尽都门柳。
拥襟高眠已谢客,头蓬垢面谁知识。
羡君年少心颜开,漆黑虬髯面光泽。
美质天生将大用,休如我辈头空白。
烧煤煮月留更留,打起寒鸦免鸣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