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自献一螺青,人立垂虹酒乍醒。
两界星河涵倒景,千家楼阁载浮萍。
攲樯侧柁冲风劲,密网疏罾刮浪腥。
正为鲈鱼忘世味,随方吾亦具笭箵。
山光自献一螺青,人立垂虹酒乍醒。
两界星河涵倒景,千家楼阁载浮萍。
攲樯侧柁冲风劲,密网疏罾刮浪腥。
正为鲈鱼忘世味,随方吾亦具笭箵。
这首《垂虹亭晚眺》由元代诗人柳贯所作,描绘了垂虹亭晚景的壮丽与宁静之美。
首句“山光自献一螺青”,以“螺青”形容山色的深邃与层次感,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献上的艺术品,展现出山峦在夕阳余晖下的独特魅力。次句“人立垂虹酒乍醒”,描绘了人在亭中站立,酒意初醒的情景,与自然美景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接着,“两界星河涵倒景,千家楼阁载浮萍”,这两句将视线从山川转向天空与人间,星河倒映在水面上,楼阁仿佛漂浮在水面的浮萍之上,展现了天地间和谐共生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人间生活的美好与短暂。
“攲樯侧柁冲风劲,密网疏罾刮浪腥”,这两句转而描写江面的动态景象,船只在强劲的风浪中摇摆,渔网在海浪中翻滚,既有力量的展现,也透露出生活的艰辛与挑战。
最后,“正为鲈鱼忘世味,随方吾亦具笭箵”,表达了诗人因对美味的鲈鱼的向往,而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随遇而安,准备好了捕鱼的工具,准备享受自然带来的乐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境界。
远游经海峤,返棹归山阿。
日夕见乔木,乡关在伐柯。
愁随江路尽,喜入郢门多。
左右看桑土,依然即匪他。
返耕意未遂,日夕登城隅。
谁谓山林近,坐为符竹拘。
丽谯非改作,轩槛是新图。
远水自嶓冢,长云吞具区。
愿随江燕贺,羞逐府僚趋。
欲识狂歌者,丘园一竖儒。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
岭猿相叫啸,潭嶂似空虚。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
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