羸病爱师书劲逸,翻作长歌助狂笔。
乘高擂鼓震川原,惊迸骅骝几千匹。
落笔纵横不离禅,方知草圣本非颠。
歌成与扫松斋壁,何似曾题《说剑篇》。
羸病爱师书劲逸,翻作长歌助狂笔。
乘高擂鼓震川原,惊迸骅骝几千匹。
落笔纵横不离禅,方知草圣本非颠。
歌成与扫松斋壁,何似曾题《说剑篇》。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司空图所作,名为《光大师草书歌》,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光大师的草书艺术。诗中以“羸病爱师书劲逸”开篇,巧妙地将光大师的书法特点与他的健康状况联系起来,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接下来,“翻作长歌助狂笔”一句,不仅赞扬了光大师的书法风格豪放,还暗示了他的书法如同长歌一般,充满激情与力量。
“乘高擂鼓震川原,惊迸骅骝几千匹”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光大师挥毫泼墨时的气势如虹,仿佛擂鼓声震动大地,连远处的骏马都被惊动。这不仅展现了光大师书法的震撼力,也体现了其作品对人心灵的触动。
“落笔纵横不离禅,方知草圣本非颠”则揭示了光大师草书的独特之处,即在自由奔放的笔法中蕴含着禅宗的智慧,展现出草书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这里巧妙地将书法与禅学相结合,赋予了作品更深的哲学内涵。
最后,“歌成与扫松斋壁,何似曾题《说剑篇》”表达了对光大师草书的高度赞赏,将其与古代名篇《说剑篇》相提并论,意在强调光大师的草书不仅技艺高超,更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光大师草书的生动描绘,不仅赞美了其书法艺术的魅力,也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唐祚中不振,孽胡恣奸骄。
君德弗克终,治乱在一朝。
渠魁睥神器,四海俱动摇。
向来为厉阶,其迹已冰消。
中兴功孰盛,张许冠百僚。
堂堂二公烈,千古名不凋。
义胆极华岳,忠肝齐斗杓。
平生慕节义,卜居祠匪遥。
丹青就湮郁,古屋风萧萧。
英灵如可问,激懦讨惛妖。
道衰世弥隘,俗薄人易骄。
一为居所移,盛气干云霄。
官曹出已下,俯视如僬侥。
崇卑两悬绝,相望天壤辽。
猗欤路汉州,冠缨早彯彯。
亨衢快著鞭,壮岁亟乘轺。
耘锄矜色尽,茂德日以昭。
朅来西南守,拣拔自公朝。
侯馆宾客富,平湖水竹饶。
退食未为乐,鸾舆万里遥。
赤子拊吾民,良朋遇吾僚。
薰然四时春,草木无枯焦。
明朝马首西,秋风更萧条。
当宁方急贤,三旌副旁招。
蓄书不能读,人以书簏方。
譬如守钱奴,万镪空靳藏。
读书不能行,虎皮质犬羊。
诗礼假发冢,高言诬黄唐。
我观古圣贤,道学甘膏粱。
文字初未广,游心自得场。
后人富典籍,洛诵日洋洋。
唇腐无所归,白首徒悲伤。
普慈群圃胜,中间敞华堂。
本非挟册地,宾筵罗豆觞。
揭名意安在,诗板借辉光。
斲轮如可作,试与一平章。
天星半牢落,月窗光囧囧。
僮婢寐正酣,四邻鸡犬静。
而我独何之,倒衣不及整。
呵鞭驱蹇驴,霜风破裘领。
既无王事敦,又匪奉朝请。
穷年惫将迎,功业羞明镜。
相如徒四壁,季子无二顷。
何时涤尘缨,农亩迹甘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