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乐升平,非关啰哩棱。
山河俱属宋,云水且饶僧。
时击松风磬,长然涧月灯。
愿王似南岳,万世碧层层。
一曲乐升平,非关啰哩棱。
山河俱属宋,云水且饶僧。
时击松风磬,长然涧月灯。
愿王似南岳,万世碧层层。
这首诗《拟寒山自述(其十)》由宋代僧人释咸静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一曲乐升平,非关啰哩棱”,开篇即以音乐象征和谐与太平,非世俗之乐,而是超脱尘嚣的心灵之音,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山河俱属宋,云水且饶僧”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宗教信仰巧妙结合,山河之美属于大宋,云水之间有僧侣的足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厚情感,同时也暗含着对国家和信仰的忠诚与寄托。
“时击松风磬,长然涧月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松风与磬声交织,月光映照在山涧,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最后,“愿王似南岳,万世碧层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希望君主能像南岳一样,永远保持青翠与生机,寓意着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以及对永恒不变的美好愿景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情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世界不懈探索的精神风貌。
八月凉风动双阙,嗷嗷旅雁云中发。
遐飞远响激清音,刷羽振衣度上林。
天边结字行难乱,风里传书力不任。
讵意上林重毛色,抱奇区区不察识。
凌寒不借一枝栖,能鸣转被单丝弋。
逸志由来耻稻粱,归飞耿耿背金塘。
水咽惊声疑箭落,月明避影怯弓伤。
遥遥关路长辛苦,萧条为向南中土。
地阔山空不畏人,沙明水暖聊鸣舞。
少年才客有王君,把袂愁为失意分。
南去祇应闻雁叫,临风好是泣离群。
帝眷园寝,谒款丘陵。驰道旦筑,行殿宵营。
亘帷成屋,列幔为城。般云谢巧,周日非灵。
乾行玉辇,坤御金舆。六宫婉从,万国宾趋。
銮铃响递,环佩声徐。五臣供帐,百辟燕酺。
朱明司辰,清和肇节。草树蒙恩,禽鱼腾悦。
周历皇畿,轸兹民业。遐揽边关,洪思祖烈。
去遵鸾辂,归泛龙舟。山开阳翠,川效安流。
柔情并畅,睿藻扬休。枚朔第颂,翊赞王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