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七夕,是年七月九日方立秋》
《念奴娇.七夕,是年七月九日方立秋》全文
宋 / 京镗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扪参历井,恰匆匆三见,西州七夕。

怪得骄阳回避晚,犹去新秋两日。

天上良宵,人间佳节,初不分今昔。

夜来急雨,洗成风露清绝。

因念万里飘零,君平何在,谁识乘槎客。

插竹剖瓜休妄想,巧处那容人乞。

院宇初凉,楼台不夜,漫说经年隔。

引杯长啸,醉看天地空阔。

(0)
注释
参:古代二十八宿之一。
井:古代二十八宿之一。
西州:古地名,可能指现在的陕西西部。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七月七日,又称牛郎织女节。
骄阳:强烈的阳光。
新秋:刚来临的秋季。
乘槎客:传说中乘木筏渡天河的人,比喻远行者。
插竹剖瓜:习俗,七夕时人们会在瓜上插签祈福。
经年:一年或多年。
翻译
我抚摸着天上的参星和井星,时间匆匆已过去了三次,正值西州的七夕节。
奇怪的是,连骄阳也避开了夜晚,似乎还差两天才到新秋。
天上美好的夜晚与人间的佳节,原本就没有什么区别,不分今昔。
夜晚突然下起了急雨,洗净了空气,使得风露格外清新。
我思念着万里之外的漂泊,那位名叫君平的人在哪里?又有谁能理解我这乘船远行的人呢。
插在竹竿上的瓜果不要再妄想得到,巧妙之处岂能让人轻易乞求。
庭院初感凉意,楼阁彻夜明亮,别说我们已经隔了一年多。
举杯长啸,醉眼看这天地广阔无垠。
鉴赏

这首《念奴娇·七夕》是宋代词人京镗的作品,以七夕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漂泊的感慨。"扪参历井,恰匆匆三见,西州七夕"描绘了词人经历三个七夕节,时间过得飞快,仿佛在星河中匆匆而过。"怪得骄阳回避晚,犹去新秋两日",通过太阳晚退的情景,暗示季节更替,新秋将至。

词人接着抒发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万里飘零,君平何在,谁识乘槎客",暗指自己像古代神话中的乘槎者,远离故乡,无人理解。"插竹剖瓜休妄想,巧处那容人乞",借七夕乞巧的传统,表达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流露出无奈与自嘲。

"院宇初凉,楼台不夜,漫说经年隔"写出了夜晚的清凉和寂静,暗示着词人与亲朋的长久分离。最后,词人借酒浇愁,"引杯长啸,醉看天地空阔",以豪放的姿态面对孤独和寂寞,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七夕这一传统节日,寄寓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

作者介绍

京镗
朝代:宋

京镗(1138 —1200)字仲远,南宋丞相、词人,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淳熙十五年,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1191),召为刑部尚书。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庆元二年(1196)拜右丞相,六年进左丞相,封翼国公。卒年六十三。卒后赠太保,谥文忠,后改谥庄定。有诗集七卷、词集《松坡居士乐府》二卷,《文献通考》传于世。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四有传。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凭高一览

凭高一览。
紫翠相围光照眼。
下瞰平湖。
鹭立鸥飞意自如。
天清境胜。
云澹烟横鱼动镜。
不是公诗。
谁写新亭一段奇。

(0)

减字木兰花·新晴眺览

新晴眺览。
空翠相磨明老眼。
水满溪湖。
来往风帆得自如。
天公济胜。
明月当空开宝镜。
咏谪仙诗。
醉里骑鲸也大奇。

(0)

减字木兰花·新诗细览

新诗细览。
满纸骊珠光眩眼。
高论倾湖。
倒峡词源世不如。
园池日胜。
只恨孤鸾犹舞镜。
陶写须诗。
怪得连篇字字奇。

(0)

减字木兰花·岭头独览

岭头独览。
诗料森然纷满眼。
倒影摇湖。
西子新妆定不如。
溪南更胜。
一片寒光明泻镜。
赖有新诗。
不负西山万叠奇。

(0)

鹧鸪天·萧瑟西风万里秋

萧瑟西风万里秋。
暮云收尽月华流。
偶然北海清尊满,况是西山爽气浮。
登翠岭,更溪游。
素光何处不清幽。
悬知明岁君思我,今夕欢娱可罢休。

(0)

鹧鸪天·野旷无尘夕霭收

野旷无尘夕霭收。
人间八月桂花秋。
三更爽气山围座,万里凉风月满楼。
登绝岭,小迟留。
人言惟酒可忘忧。
一杯径入无何有,未愧当年赤壁游。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