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到池上,观莲有数公。
疏泉通汉苑,作赋陋唐宫。
逸兴迟新碧,微吟伫晚风。
须知消息理,莫谓色为空。
忆昔到池上,观莲有数公。
疏泉通汉苑,作赋陋唐宫。
逸兴迟新碧,微吟伫晚风。
须知消息理,莫谓色为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池边观赏莲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忆昔到池上”,诗人回忆起往日与友人一同来到池边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接着,“观莲有数公”点明了观赏的对象是莲花,并暗示了友人的数量,营造出和谐共赏的场景。
“疏泉通汉苑,作赋陋唐宫”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池边的泉流与汉苑的美景相联系,同时以“陋唐宫”来反衬汉苑的壮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逸兴迟新碧,微吟伫晚风”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池边欣赏莲花时的悠闲情态,通过“新碧”一词,强调了莲花的生机与美丽,而“微吟”和“伫晚风”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与享受。
最后,“须知消息理,莫谓色为空”两句富有哲理,诗人提醒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要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不要仅仅将其视为虚无的色彩。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也是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池边赏莲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养气兼养勇,岂不丈夫哉。
何人刚欲斗力,谩向此间来。
莫论施身文绣,看取兼人胆谅,胸次尽嵬嵬。
独步登坛后,诸子尽舆台。笑渠侬,身贲育,伎婴孩。
虚娇自恃,未识金德木鸡才。
始也旁观退听,少则直前交臂,智与力俱摧。
世有赏音者,为唱凯歌回。
春风满城开笑颜,使君明当出游山。
东州山川北佳丽,凌云耀日季孟间。
紫丝步障元不要,飞槛层栏一凭眺。
岁丰民乐征调宽,挟四老仙共舒啸。
使君吟肩李杜齐,落笔便觉三山低。
招来倦客同赓载,韵险令我窘见挤。
烟霞风月无疆界,不忧寒具油侵坏。
寄谢摩诘休苦心,使君诗是有声画。
貌棱层兮心洁贞,玉韫质兮金作声。
芙蓉冠兮独立,佩宝璐兮缤纷。
胡拳拳兮石友,期岁晚兮相守。
瞠俗眼兮老丑,自心知兮坚久。
彼平泉兮森离立,纷品第兮罗甲乙。
吾何嗜兮狷介,宁与汝兮同癖。
琴书兮左右,龟鹤兮前后。
觌面兮峥嵘,忘言兮一笑。
泰山兮非大,拳石兮非小。体无不具兮,性何不有。
岩岩兮层霄,蔼肤寸兮泽九州。
时卷舒兮为世,亘古今兮独超。
璧简荐宝室,襟裾馥旃檀。
眷言石交旧,可惮脚力酸。
层崖一剑裂,阴壑千古寒。
数椽栖泬寥,小楼面巑岏。
风穴激虎啸,石洞掀龙蟠。
是日朔吹惨,舞空雪花漫。
开尊聊暖热,芼蔬劝加餐。
心事喜我同,晤言蔼清欢。
欲去有馀恋,小驻搜奇观。
评画过神品,誓鬼犹故坛。
君家古丛城,甲第十亩宽。
胡独嗜幽寂,而乐兹考槃。
戍邱渐相迫,住山殊未安。
春风动倅马,云霄插双翰。
傥念猿鹤怨,无多贪热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