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甘露寺》
《甘露寺》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曾非远城郭,寂尔隔嚣氛。

尚有南朝树,能留北固云。

川涛观海若,霜磬入江濆。

卫国丹青在,孤堂绿桂薰。

(0)
翻译
从前这里并非远离城市,安静地隔绝了喧嚣尘氛。
依然有南朝遗留的古树,能留住北固山的风云。
江涛如同大海波澜壮阔,秋霜敲击的磬声融入江边。
卫国的历史画卷犹在,孤独的厅堂里飘散着绿桂的香气。
注释
曾:从前。
非:不是。
远:远离。
城郭:城市城墙。
寂尔:安静地。
隔:隔绝。
嚣氛:喧嚣尘氛。
尚:仍然。
南朝:古代南方的朝代。
树:古树。
能:能够。
留:留住。
北固云:北固山的风云。
川涛:江涛。
观:如同观看。
海若:大海的样子。
霜磬:秋霜敲击的磬。
入:融入。
江濆:江边。
卫国:指某个国家或地区,可能象征历史遗迹。
丹青:绘画艺术,也可指历史画卷。
在:存在。
孤堂:孤独的厅堂。
绿桂:绿色的桂花。
薰:香气弥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甘露寺》,通过对甘露寺环境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首句"曾非远城郭"表达了寺庙虽偏远,但并非完全与世隔绝,暗示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寂尔隔嚣氛"进一步强调了寺内的宁静,远离尘世的喧嚣。

接下来的两句"尚有南朝树,能留北固云",通过南朝古树和北固山的云雾,寓言历史的痕迹和自然的永恒,增添了寺庙的历史感和神秘色彩。"川涛观海若"以江涛比喻寺庙旁的江水,仿佛能看到大海的壮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想象。

"霜磬入江濆"中的"霜磬"象征着僧人的修行和寺庙的钟声,它穿透江边的雾气,传入耳中,增添了宁静的氛围。最后一句"卫国丹青在,孤堂绿桂薰",以"卫国丹青"暗指甘露寺的壁画或历史遗迹,"孤堂绿桂薰"则描绘出寺庙内清幽的环境,绿桂的香气缭绕,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甘露寺的宁静与历史底蕴,以及诗人在此处的感悟,体现了宋诗崇尚自然、寄情山水的特点。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和仙根水部见赠原韵,并以送行·其四

火轮碾水吼车声,春水江边为客生。

小别漫游程万里,新诗索和夜三更。

珠崖瘴气垂云立,琼海波光落日横。

我甫归来君欲往,细将风景说临行。

(0)

赠漱六·其二

疑是三年结夙因,香江江畔鹭江滨。

秋风同醉申江酒,逆旅相依分外亲。

(0)

秋河贻梅花画册,诗以谢之·其三

不辨香魂与墨魂,春风随我返中原。

他时按谱临摹处,便忆星洲也是园。

(0)

番社防匪偶成·其六

葛衣草帽两芒鞋,过大乌山淡水溪。

零落村庄兵燹后,贼巢无复八张犁。

(0)

挽吴湘玉·其五

卧病经旬怨转痴,罡风如剪断情丝!

怜卿酷为荔支病,故筑香坟傍荔支。

(0)

己丑在都,读吕汝修孝廉诗草,作此以当题词,并呈邱仙根诗伯·其一

奚囊万水又千山,策马高吟入九关。

献赋友朋膺泰侣,论交风骨晋、唐间。

云开遥指鹏腾翮,雾散先教豹见斑。

我有「窥园留草」稿,读君佳句拟除删。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