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宋次道舍人同在殿中覆考进士次道子侄同就御试赠次道二首·其二》
《与宋次道舍人同在殿中覆考进士次道子侄同就御试赠次道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不恨郎潜有二毛,喜从仙禁接官曹。

重吟紫殿森珠网,纵观诸郎夺锦袍。

汗血来时皆骥子,神仙不动倚灵鳌。

明堂梁栋抡材尽,世上那知伐斫劳。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的《与宋次道舍人同在殿中覆考进士次道子侄同就御试赠次道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宋次道舍人的赞美和对其子侄参加科举考试的喜悦之情。

首句“不恨郎潜有二毛”,诗人以轻松的口吻表达了对宋次道年华老去的宽容态度,暗示了对他的尊敬和理解。接着,“喜从仙禁接官曹”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宋次道能够与朝廷官员共事的喜悦,同时也体现了对宋次道身份地位的认可。

“重吟紫殿森珠网,纵观诸郎夺锦袍”两句,描绘了在紫禁城中,诗人再次吟诵着宫殿内珠网般的辉煌景象,同时观看着众多才华横溢的年轻学子们争夺状元之位的激烈场景。这里不仅展现了科举制度的盛况,也暗含了对年轻才俊的赞赏。

“汗血来时皆骥子,神仙不动倚灵鳌”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参加科举的学子比作骏马,暗示他们都是才华出众的人才;同时,将宋次道比作神仙,倚靠在灵鳌之上,表达了对宋次道的敬仰和对科举制度的推崇。

最后,“明堂梁栋抡材尽,世上那知伐斫劳”两句,诗人感慨于明堂(古代举行大典的场所)中的栋梁之材都被选拔完毕,而世上的木材却不知经历了多少辛劳才能成为栋梁。这里既是对人才选拔过程的赞叹,也是对培养人才所付出努力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对宋次道及其子侄的赞美,以及对科举制度的颂扬,同时也蕴含了对人才选拔过程的深思。

作者介绍
刘攽

刘攽
朝代:宋   字:贡夫   号:公非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生辰:1023~1089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你喜欢

新正久不至沙上园诗以寄兴

归来无日不窥园,何事春初独掩门。

每为雨师兼酒债,却孤山郭与沙村。

疏林迸玉储新刻,曲水流花涨旧痕。

欲假天公放晴霁,杖藜徐步武陵源。

(0)

闻蝉赋别送李古冲吏部

珠宫擅虚敞,灌木饶萧森。

萝萦古洞匝,不受烦暑侵。

有客远行迈,于焉洗尘襟。

暌违宁足道,宛如辰与参。

壶觞甫交错,清风遗好音。

悠扬重凄恻,对此谁能任。

缅怀物理微,高洁谐夙心。

晓吸沆瀣零,暮止松桂阴。

飞鸣亦自适,伺者徒相寻。

因之深有感,聊以调吾琴。

愿君崇令德,嗤彼泽畔吟。

勋业方肇兹,伫立还朝簪。

(0)

和鸾峰雅集卷中韵

三何声价数君多,长约耆英载酒过。

皓月停杯歌郢曲,清风吹袖拂云和。

日移花影来窗隙,鸟杂松声落涧阿。

蹇拙欲追诗社末,红尘华发梦中皤。

(0)

早行

王事匆匆每计程,疏钟未动促前征。

霜摧豆叶蛩声切,露滴松根鹤梦惊。

极目关河悲远道,侧身天地叹浮生。

微官不似归耕好,却向何人说此情。

(0)

登楼

西风吹帽雪笼头,今古无情独倚楼。

日月悠悠长剑老,乾坤纳纳此身浮。

江南山水闻孤啸,塞北烟尘结四愁。

望断北辰心万里,寒云斜日楚天秋。

(0)

渡易水

空山万顷海云收,一水中间带石流。

日暮无端风乍起,萧萧犹自使人愁。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