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其四》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其四》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古风

隆中有一士,卓然古天民。

长啸六合间,草昧思经纶。

寸心如白日,可破万古昏。

所遇虽不谐,馀辉尚燉燉。

使逢高光主,礼乐宁沉湮。

惜其遗书亡,大志人罕闻。

如何徇利子,于道不知真。

卑卑章句中,徼禄求润身。

可贵不在位,可贱不在贫。

无取一时好,当作千载人。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对理想人格与现实追求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诗人以“隆中有一士”开篇,描绘了一位卓尔不群的智者形象,身处混沌之中,却心怀经世济民的大志,其心如白日般明亮,能穿透历史的迷雾。然而,这位智者的命运并未如愿以偿,他所遇到的环境并不和谐,但他的精神之光依然熠熠生辉。

接着,诗人通过假设,如果这位智者遇到了像汉高祖刘邦这样的明君,那么礼乐文明是否就能得以传承和发展,避免沉沦。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探讨。诗人惋惜这位智者遗书的失落,以及其伟大志向在后世的鲜为人知,反映了对人才被忽视的无奈。

最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了世俗的追求,批评那些只顾眼前利益,忽视更高道德追求的人。他们或许能够在短暂的时光中获得物质上的满足,但这种追求是低下的,不值得推崇。诗人强调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职位的高低或物质的富有,而在于能够成为历史长河中的永恒之人,即具有高尚品德和远大抱负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道德与功利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批判,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寄题林虑山赵炼师精舍

壶关跨天党,中有地仙乡。

曲蹬悬星斗,危峰度石梁。

泉声当户落,药气入云香。

何日同真隐,来寻出世方。

(0)

初秋寄成都宋推府

关河西极目,山迥地连空。

乡思牵梅柳,家书托雁鸿。

繁云悬鸟道,瘴雾失蚕丛。

坐听鸣笳远,悠然慷慨中。

(0)

元宫词·其五十四

月宫小殿赏中秋,玉宇银蟾素色浮。

官里犹思旧风俗,鹧鸪长笛序《梁州》。

(0)

宫词一百七首·其五十八

赴宴归来酒正酣,半嗔半喜又羞惭。

向人佯笑不成语,推卷罗衫理玉簪。

(0)

宫词一百七首·其四十五

重帘不卷下琼钩,户户迎风雪打头。

时有笑声来别院,故知宫女笑藏阄。

(0)

宫词一百七首·其十四

霁天旭日敞金扉,和气氤氲满禁闱。

宝殿昼长帘幕静,牡丹花下蝶交飞。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