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寒山子,多言复多语。
横路作篱障,何如直下觅光舒?
可怜寒山子,多言复多语。
横路作篱障,何如直下觅光舒?
这首诗通过对比寒山子的言行与建议,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首先,“可怜寒山子,多言复多语”,诗人以同情的口吻描述了寒山子的特性——话多。这既是对寒山子个性的描绘,也暗含了对过度言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担忧。
接着,“横路作篱障,何如直下觅光舒?”这里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寒山子的话比作“横路作篱障”,意指话语如同障碍物,阻碍了沟通和理解的顺畅。而“直下觅光舒”则象征着直接、坦诚的交流方式,能够带来心灵的舒畅和理解的深化。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简洁、真诚表达方式的推崇,以及对过多言语可能导致的误解和隔阂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语言艺术的深刻思考,还蕴含了对人际交往中如何有效沟通的哲学洞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简约、真挚表达的追求。
锦绣堤边曲径通,登临不觉俗愁空。
声喧枕簟芭蕉雨,香扑樽罍菡萏风。
池景信皆尘外物,道家疑在画图中。
南楼有客频回首,应认蓬莱第几宫。
坛宇严封筑,牲羞荐洁鲜。
精诚宜有感,惠泽果无愆。
暑气沈虚谷,浓云布满天。
雷霆驰势力,河汉动经躔。
农作方劳甚,人情忽泰然。
春渠惭讼水,夜鼓促芸田。
优足过三日,丰登又一年。
随车循吏事,应可继前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