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间水墨画,为尔拂尘埃。
草树精神出,溪山气势回。
路从沙觜断,人自渡头来。
莫怪知音少,牙弦匣不开。
壁间水墨画,为尔拂尘埃。
草树精神出,溪山气势回。
路从沙觜断,人自渡头来。
莫怪知音少,牙弦匣不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题为《沈道院有水墨壁画奇笔也惜其穷年无赏之者贾明叔请余同赋》。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壁间的水墨画,画面中的草木栩栩如生,山水气韵生动。他感叹画作虽妙,但因主人境遇困顿,常年无人欣赏。贾明叔邀请诗人一同赋诗,表达了对画作的珍视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诗人通过“壁间水墨画”形象地展现了画作的静谧与艺术魅力,接着“草树精神出,溪山气势回”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画中景物以生命力和动态感。而“路从沙觜断,人自渡头来”则暗示了画面的空间布局和观者的想象空间。最后,诗人以“莫怪知音少,牙弦匣不开”收尾,寓言般地表达了对画作才华被埋没的遗憾,以及对能真正理解和欣赏这幅画的人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赞美了画作,又流露出对艺术价值被忽视的惋惜之情,体现了陈师道诗歌的清新脱俗和深沉内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