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何许觅菟裘,天地云溪一钓舟。
梦破烦襟濯明月,诗成醉耳枕寒流。
西风归兴随黄鹄,皎日盟言信白鸥。
政恐苍生未忘在,草堂才得画中游。
功成何许觅菟裘,天地云溪一钓舟。
梦破烦襟濯明月,诗成醉耳枕寒流。
西风归兴随黄鹄,皎日盟言信白鸥。
政恐苍生未忘在,草堂才得画中游。
这首诗由金代诗人杨云翼所作,题为《侯右丞云溪》。诗中描绘了功成名就后,诗人寻求隐逸生活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功成何许觅菟裘”,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暗示了功名成就后的思考与选择。接着,“天地云溪一钓舟”一句,将广阔的天地与简朴的钓舟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梦破烦襟濯明月,诗成醉耳枕寒流”两句,运用了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明月洗去烦恼,诗歌伴随醉意,寒流成为枕头,这些意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精神世界的纯净与自由。
“西风归兴随黄鹄,皎日盟言信白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归隐生活的情景。西风中,诗人的心随黄鹄飞翔,皎洁的日光下,盟誓的话语与白鸥相伴,象征着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得到了真正的释放与安宁。
最后,“政恐苍生未忘在,草堂才得画中游”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牵挂,又展现了其在隐居生活中仍能保持对世界的关注与思考。草堂中的游历仿佛是画家笔下的世界,既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享受,也暗示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功名与隐逸之间寻找平衡的哲学思考。
频年岁大饥,朔北民缭乱。
山东复山西,旱魃赤焦遍。
三年天不雨,禾麦枯高岸。
升斗比琼珠,饥饿无贵贱。
枵腹走东西,鹄形黝色面。
勉登太行山,底柱王屋间。
汴梁古帝都,同兴哀鸿叹。
僵卧不可行,道旁苦相见。
岂无王孙怜,谁储漂母饭。
惨闻人相食,未毙忍吞咽。
一脔易一钱,直竟逊刍豢。
甚矣此际情,不啻析骸爨。
长官廉得之,章奏通名殿。
诏书振困穷,仓粟诘朝散。
已输万帑金,未获餐饱顿。
四海恻然伤,豪富为激劝。
醵金未及千,道殣死逾半。
纵有延喘息,畴克策昼旦。
客从东南来,微理姑擘判。
移粟与移民,大道原兼擅。
曷不送灾黎,分留列郡县。
十家养一人,一郡四百万。
数却合流民,力不劳神算。
且谋挟纩棉,世界和冰炭。
冬至喜阳生,生机在顾盼。
熟聆道路言,愿作刍荛献。
舍斯不亟图,衰草恐滋蔓。
霜雪正满天,慈云望一片。
《书晋豫饥状寄当事者》【清·许传霈】频年岁大饥,朔北民缭乱。山东复山西,旱魃赤焦遍。三年天不雨,禾麦枯高岸。升斗比琼珠,饥饿无贵贱。枵腹走东西,鹄形黝色面。勉登太行山,底柱王屋间。汴梁古帝都,同兴哀鸿叹。僵卧不可行,道旁苦相见。岂无王孙怜,谁储漂母饭。惨闻人相食,未毙忍吞咽。一脔易一钱,直竟逊刍豢。甚矣此际情,不啻析骸爨。长官廉得之,章奏通名殿。诏书振困穷,仓粟诘朝散。已输万帑金,未获餐饱顿。四海恻然伤,豪富为激劝。醵金未及千,道殣死逾半。纵有延喘息,畴克策昼旦。客从东南来,微理姑擘判。移粟与移民,大道原兼擅。曷不送灾黎,分留列郡县。十家养一人,一郡四百万。数却合流民,力不劳神算。且谋挟纩棉,世界和冰炭。冬至喜阳生,生机在顾盼。熟聆道路言,愿作刍荛献。舍斯不亟图,衰草恐滋蔓。霜雪正满天,慈云望一片。
https://shici.929r.com/shici/zPqR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