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山诗》
《出山诗》全文
明 / 梁元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绿天卧稳谪神仙,底事乘骢著晓鞭。

报国可能忘逆旅,离家空自惜频年。

蓬飘万里看鸿雁,春尽千山听杜鹃。

前路漫漫初拟足,故丘回首白云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之人出山时的复杂心情与壮志豪情。首句“绿天卧稳谪神仙”,以“绿天”象征山中清幽之境,仿佛是谪仙人所居之地,暗示出山者曾有过一段超凡脱俗的生活。然而,“底事乘骢著晓鞭”一句转折,点明了出山的现实原因,或许是为了某种使命或责任,不得不离开宁静的山林,踏上充满挑战的道路。

“报国可能忘逆旅”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精神,即使在旅途中遭遇艰难困苦,也不忘报效国家的初心。“离家空自惜频年”则流露出对家庭和故乡的深深眷恋,尽管为了理想和责任不得不远离亲人,但心中满是对家人的思念和不舍。

“蓬飘万里看鸿雁,春尽千山听杜鹃”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鸿雁南飞、杜鹃啼鸣,既是季节更替的标志,也寓意着人生的漂泊与变迁。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期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前路漫漫初拟足,故丘回首白云边”将情感推向高潮。面对漫长而未知的旅程,诗人既感到一丝疲惫,又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他回望故乡,心中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梁元柱
朝代:明

梁元柱(一五八九 — 一六三六),字仲玉,号森琅。顺德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拔选陕西道御史。以疏参东厂魏忠贤,忤旨夺官归里。乃构堂于粤秀山麓,颜曰“偶然”。毅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猜你喜欢

拟古诗二十首·其十八

清夜朝上玄,戢志恂以慄。

猛神纷侍卫,群真俨罗列。

众生充下界,形声无不彻。

一感斯一应,微尘不分别。

古人事上帝,后儒疑假设。

学不通天人,难以语明哲。

上帝日汝临,敢不自芳洁。

(0)

自西樵移居白云山

懒性常畏人,颇与山灵遇。

丘壑泊朝市,处世各有慕。

敢云托清修,泉石遂成痼。

所贵在适情,川岳无新故。

浩浩海水深,冉冉云霞聚。

郁郁松桂幽,依依林鸟度。

赏心能几时,况乃春已暮。

九龙井未堙,一歃抒吾素。

(0)

元夜曲

何事烟花遽寂寥,金吾原不禁春宵。

酒楼且莫罢歌舞,还有王孙醉解貂。

(0)

送何侍御谪楚藩司从事因怀范原易李克苍原易旧守洪都克苍先以比部谪楚·其二

何李谁传二妙并,不应秀句有邹生。

三湘愁鬓时相对,参伍双悬江汉名。

(0)

别李中丞维卿兄之楚集杜二首·其二

横笛短箫悲远天,断肠分手各风烟。

不知明月为谁好,偶触愁人到酒边。

绣羽冲花他自得,春渚落日梦相牵。

短衣匹马随李广,虾菜忘归范蠡船。

(0)

咏繁华

旭日丽容光,春风发艳香。

问年方小史,媲貌胜龙阳。

铅粉冰肌白,金丸柘弹黄。

锦屏开玉镜,绣被覆牙床。

宠至乘堪矫,怜深袖可忘。

燕姬翻见妒,郑女自空伤。

麝气无重馥,兰菲讵再扬。

预愁桃李节,衰落在芬芳。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