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弟别渡淮二首·其二》
《与弟别渡淮二首·其二》全文
元 / 萨都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东南风送渡淮船,过雁声哀水拍川。

落日淡霞收未尽,又随明月荡秋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渡淮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情感的交融。

首句“东南风送渡淮船”,以“东南风”开篇,不仅点明了风向,也暗示了季节和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清新、略带离愁的基调。风力恰到好处地推动着渡淮的船只前行,预示着旅程的开始。

次句“过雁声哀水拍川”,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雁群南飞,哀鸣声中带着离别的意味,与水波拍打河岸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别离的情绪。这一句通过雁与水的动态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第三句“落日淡霞收未尽”,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天边残留着淡淡霞光的画面。这里的“收未尽”不仅指霞光尚未完全消失,更蕴含着时间流逝、美好即将逝去的意味,与前两句的离别情绪相呼应,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最后一句“又随明月荡秋天”,将视角转向夜晚,月亮升起,与秋水共长天一色,形成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景象。这里的“荡秋天”既描绘了水面的波动,也象征着心灵的波动,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从离别之哀到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萨都剌

萨都剌
朝代:元   字:天锡   号:直斋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生辰:约1272—1355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蝶恋花.蝴蝶风筝

金粉描成增绰约。梦里庄生,已遂逍遥乐。

不学秦宫花里活。回翔暂共云霄鹤。

一缕香魂笺样薄。也自双飞,也自双双落。

深院有人方笑谑。轻轻搭上鞦韆索。

(0)

乳燕飞.五月八日诸子过集听松书屋和东坡韵

老树阴连屋。映朱栏,碧池新涨,燕教雏浴。

柳外屐声来胜侣,善赋都如宋玉。

试笋香、漫煎黄熟。

席上檐花清影乱,看银蟾、正照屏山曲。

可此际,生无竹。画罗衫子黄金簇。

向樽前、回眸一笑,顿忘羁独。

自分樊川甘薄幸,礼岂能为我束。

正恨是、春阴成绿。

况有何堪今白发,把当年、公瑾离愁触。

歌罢也,梁尘簌。

(0)

二郎神慢.李笠翁招饮观家姬新剧

百花巷。乍小队、花神来降。

看面似芙蓉眉似柳,点素额、檐梅初放。

莲袜榴裙花下舞,桃叶渡、采菱新唱。

湘帘捲、兰香暗度,风动罗衣微飏。惆怅。

分明仙乐,大罗天上。

听赵瑟秦筝吴苑曲,妒杀粉君脂相。

自笑周郎愁眇眇,好央及、灯花剔亮。

怕飞逐彩云,牢系鸾凤,重重绡帐。

(0)

念奴娇

杜鹃啼彻,又匆匆送了,梨花寒食。

帘底窥人明月在,鬓乱钗横今夕。

珠琐流香,银灯殢艳,犹是春消息。

眉痕重认,泥人欢意能识?

因念人定歌残,微醒还醉,几度相怜惜。

灯后花前都倚遍,枕上堪思头白。

数到更阑,直惊残梦,梦去浑无迹。

何曾孤负,那时情过千尺。

(0)

书室小院,广不盈丈,友人方子隽年随手涉趣,便成幽赏,授简赋诗,得山字

盘错成幽簇,镌劖破古顽。

阶前新畛域,盆内小湖山。

护竹斜添槛,移屏曲隐关。

荔枝樽酒绿,相就一开颜。

(0)

荏苒

荏苒光阴已七旬,依然牖下若吟身。

得归闾里原为福,能守田园敢说贫?

缄口不谈阿堵事,抚怀自愧葛天民。

如何结习留文字,犹有青灯未了因。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