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闲望处,远近见秦源。
古寺迟春景,新花发杏园。
萼中轻蕊密,枝上素姿繁。
拂雨云初起,含风雪欲翻。
容辉明十地,香气遍千门。
愿莫随桃李,芳菲不为言。
江亭闲望处,远近见秦源。
古寺迟春景,新花发杏园。
萼中轻蕊密,枝上素姿繁。
拂雨云初起,含风雪欲翻。
容辉明十地,香气遍千门。
愿莫随桃李,芳菲不为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江边风光图。开头两句“江亭闲望处,远近见秦源”表明诗人在一个隐逸的江边亭子里悠然观赏,视线可及的地方是秦川流域的某个地方,或许是指古代的秦国遗址。这不仅设定了场景,也暗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感怀。
紧接着,“古寺迟春景,新花发杏园”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一座古老的佛寺和其中盛开的杏花。这里“迟春景”可能意味着春天来得稍晚,而“新花”则强调了时序上的鲜明感受。杏园中的花朵不仅是自然美景的展现,也象征着文化与信仰的融合。
下面四句“萼中轻蕊密,枝上素姿繁。拂雨云初起,含风雪欲翻”描绘了杏花盛开的生动画面和天气变化的情景。其中,“萼中轻蕊密”形象地表达了花朵在花萼中的紧密排列;“枝上素姿繁”则捕捉到了花枝上的洁白花朵繁多而有序的状态。“拂雨云初起,含风雪欲翻”两句则表现出微妙的气象变化,既有雨水即将到来的预兆,也隐含着春末夏初时节的不确定性。
最后四句“容辉明十地,香气遍千门。愿莫随桃李,芳菲不为言”则从宏观上描绘了整个景象与诗人内心世界的交融。“容辉明十地”可能指的是阳光普照之下的美好景色,“香气遍千门”则是杏花散发的清新气息无处不在。末尾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不希望自己的芳菲(比喻人生或才华)像桃李那样为世俗所关注,而宁愿保持内心的纯洁和独立自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摹,传递出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