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子乃儒生,岘山事游衍。
赤心置人腹,不恃威力显。
吴境亦晏然,泪堕谁能遣。
卓哉古人言,在德不在险。
叔子乃儒生,岘山事游衍。
赤心置人腹,不恃威力显。
吴境亦晏然,泪堕谁能遣。
卓哉古人言,在德不在险。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缜所作,题为《岘山》,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羊祜(字叔子)在岘山的故事,表达了对德行胜于险阻的深刻见解。
首句“叔子乃儒生,岘山事游衍”点出主人公羊祜的身份和他在岘山的活动,暗示其文武兼备的风范。接着“赤心置人腹,不恃威力显”赞扬羊祜以诚挚之心待人,不依靠武力来彰显自己的地位,展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随后“吴境亦晏然,泪堕谁能遣”描述了羊祜治理下的吴地一片安宁,百姓因他的离去而感伤落泪,进一步凸显其治国之能和深受爱戴的程度。最后“卓哉古人言,在德不在险”总结全诗,强调德行的重要性,指出真正的伟人在于其品德而非所处环境的险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羊祜事迹的叙述,颂扬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治理才能,同时也传达了“德行高于一切”的哲学思想。
莽莽奔波、藜扶襁负,又惊动地鼙鼓。
营门日落人声哄,道是搜查烟户。官莫怒。
剩劫火、馀生求替民为主。兵真如虎。
纵伧父多金,豪家复壁,抄掠没完土。冤谁诉。
人在枪林弹雨。惟闻野庙狐语。
河山锦绣今分裂,一片灰尘燕楚。新政府。
推戴个、周公负斧纶音许。唐虞义举。
愿释甲归农,投戈讲蓻,同作衮衣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