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寻乌府客,同醉习家池。
积雪初迷径,孤云遂失期。
风前劳引领,月下重相思。
何必因尊酒,幽心两自知。
偶寻乌府客,同醉习家池。
积雪初迷径,孤云遂失期。
风前劳引领,月下重相思。
何必因尊酒,幽心两自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武元衡的作品,名为《酬元十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友人的相聚、饮酒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
"偶寻乌府客,同醉习家池。"
开篇两句,诗人偶然邂逅一位来自遥远之地的朋友,在家中的一处池塘边共同畅饮至醉。这不仅展示了友情的温馨,也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
"积雪初迷径,孤云遂失期。"
接下来两句,则是对环境的细致描写。积雪刚开始覆盖小路,使得原本熟悉的小径变得模糊不清;而那一片孤独的云彩,也似乎是在告别某个约定或期限。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冬日的萧瑟景象,还暗含了一种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风前劳引领,月下重相思。"
在微风之中,诗人费力地牵着马匹,而到了夜晚,在明亮的月光下,却又充满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这两句诗通过动作和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温暖与孤独。
"何必因尊酒,幽心两自知。"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豁达情怀。他认为没有必要仅因为喝得酩酊大醉,就要让心灵变得幽深和复杂。在这里,"两自知"意味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心灵相通,不需要过多言语或是借酒浇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人情世事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