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庄遥在杏坛东,胜地相传鲁泮宫。
鱼鹿性贪林壑美,楼台清出市尘空。
携壶客访看花处,步屧诗成问稼中。
蔬水解忘人爵贵,舞雩千古自春风。
一庄遥在杏坛东,胜地相传鲁泮宫。
鱼鹿性贪林壑美,楼台清出市尘空。
携壶客访看花处,步屧诗成问稼中。
蔬水解忘人爵贵,舞雩千古自春风。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东庄逸兴卷为衍圣孔公弘泰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隐居图景。首句"一庄遥在杏坛东"点出庄子位于孔子讲学之地杏坛的东侧,暗示了儒家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交融。"胜地相传鲁泮宫"进一步强调了此地的学术气息,暗示着儒家学府的遗风。
"鱼鹿性贪林壑美"运用典故,以鱼鹿比喻人们向往的自然生活,表达了对幽静山林的喜爱。"楼台清出市尘空"则通过对比,赞美了庄子远离尘嚣的清净环境,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携壶客访看花处,步屧诗成问稼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来访,欣赏花木,吟诗作赋,甚至关心农事的场景,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对农耕文化的尊重。
最后两句"蔬水解忘人爵贵,舞雩千古自春风"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儒家仁义之风的坚守,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富贵名利可以淡忘,只有春风般的教化才是永恒的。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庄子寓言式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儒家精神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富有哲理和诗意。
衣染莺黄。
爱停歌驻拍,劝酒持觞。
低鬟蝉影动,私语口脂香。
檐露滴,竹风凉。
拚剧饮淋浪。
夜渐深,笼灯就月,子细端相。
知音见说无双。
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
长颦知有恨,贪耍不成妆。
些个事,恼人肠。
试说与何妨。
又恐伊、寻消问息,瘦减容光。
浮玉飞琼,向邃馆静轩,倍增清绝。
夜窗垂练,何用交光明月。
近闻道、官阁多梅,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
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
回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
祅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
转思量、镇长堕睫。
都只为、情深意切。
欲报消息,无一句、堪愈愁结。
秀色芳容明眸,就中奇绝。
细看艳波欲溜,最可惜、微重重红绡轻帖。
匀朱傅粉,几为严妆时涴睫。
因个甚、底死嗔人,半饷斜眄费贴燮。
斗帐里、浓欢意惬。
带困眼、似开微合。
曾倚高楼望远,似指笑频目闰,知他谁说。
那日分飞,泪雨纵横光映颊。
揾香罗,恐揉损,与他衫袖裛。
蕙风初散轻暖,霁景微澄洁。
秀蕊乍开乍敛,带雨态烟痕,春思纡结。
危弦弄响,来去惊人莺语滑。
无赖处,丽日楼台,乱纷岐路思奇绝。
何计解、黏花系月叹冷落、顿辜佳节。
犹有当时气味,挂一缕相思,不断如发。
云飞帝国,人在天边心暗折。
语东风,共流转,谩作匆匆别。
暗叶啼风雨,窗外晓色珑璁。
散水麝,小池东。
乱一岸芙蓉。
蕲州簟展双纹浪,轻帐翠缕如空。
梦念远别、泪痕重。
淡铅脸斜红。
忡忡。
嗟憔悴、新宽带结,羞艳冶、都销镜中。
有蜀纸、堪凭寄恨,等今夜、酒血书词,剪烛亲封。
菖蒲渐老,早晚成花,教见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