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孟庙》
《谒孟庙》全文
明 / 杨起元   形式: 古风

庙貌岩岩象,还依母氏开。

因知亚圣德,原是三迁孩。

再澄江汉流,重揭秋阳辉。

彼我同丈夫,吾何疑畏哉。

况今大明时,元气合大回。

行役不能去,仰止殷徘徊。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对孟庙的崇敬之情,通过庙宇的庄严形象,引申出孟子母教的重要性和孟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影响。诗人以“庙貌岩岩象”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孟庙的宏伟与庄重,暗示了孟子伟大思想的根基深厚。接着,“还依母氏开”一句,巧妙地将孟子的成功归功于其母亲的教育,强调了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中的关键作用。

“因知亚圣德,原是三迁孩”进一步阐述了孟子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是因为他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环境熏陶。这里的“三迁”,典出《孟子·告子上》,指孟母三次搬家,最终定居学宫附近,以求近贤而居,对孟子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半部分,诗人运用自然界的意象来比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再澄江汉流,重揭秋阳辉”象征着社会风气的澄清和光明,如同江汉之水的清澈,秋日阳光的照耀,寓意着道德的纯净和社会的繁荣。诗人以此表达对当时社会的期许和对孟子思想的推崇。

“彼我同丈夫,吾何疑畏哉”则表达了诗人对孟子思想的自信和对自身能力的肯定,认为无论个体还是社会,都能像孟子一样,追求真理,勇于担当。

最后,“况今大明时,元气合大回”点明了当前的时代背景,即在大明盛世,社会正经历着全面的复兴和变革,这与孟子倡导的仁政、民本思想相契合。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时代进步的乐观态度,以及对孟子思想在当代社会价值的认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展现了对孟子及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扬,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杨起元
朝代:明

(1547—1599)广东归善人,字贞复,号复所。万历五年进士。从罗汝芳学王阳明理学。张居正当政,恶讲学。适汝芳被劾罢,起元宗王学如常。官至吏部左侍郎。天启初追谥文懿。有《證学编》、《杨文懿集》等。
猜你喜欢

题胡处士猿麞图

画工神品今代无,祁岳一脉传醉胡。
几年傲睨不落笔,乘兴扫出赤县图。
今君所宝亦第一,我疑神遇非有笔。
青林红叶晚未暝,遥山远水秋一色。
五猿踞石相因依,两猿挂树松枝低。
仰睇侧顾麞善疑,其二行齧如不知。
昔人画马师厩马,画山直付居山者。
野猿不驯麞易惊,邈影渠能写閒暇。
草露空荒远刀几,即今放麑谁氏子。
山蜂负毒不足怜,盍贷蠨蛸留报喜。

(0)

题项处士山堂二首

一庵小憩俗间劳,月牖风轩俯鸟巢。
我亦青衫倦游者,羡君先办盖头茅。

(0)

题赵景安二亭·尺五二首

山亭缥缈五云连,瑞霭灵河最近天。
当念江湖吏尘客,举头见日独凄然。

(0)

闻师文过钱塘二首

九堰三江外,欹帆侧柂频。
海鲜当日箸,雨鹊定随人。
椒酒须分岁,江梅巧借春。
团栾多乐事,未沬物华新。

(0)

吟诗自笑用前韵

文字光腾万丈长,锦官老杜豫章黄。
投荒忍死经人鮓,讨饭充肠上岳阳。

(0)

郢州守风二首

惊风清旦卷黄沙,薄暮蜚云尚砲车。
今夜石城楼上角,不妨重听小梅花。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