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学道,迤入玄门,逍遥物外优游。
占住庵儿,日夜不免寻求。
殷勤来来往往,惹尘劳、怎悟真修。
这踪迹,看何时功满,得赴瀛洲。
瞥地廓然猛省,勘元初一点,有甚闲愁。
落魄婪耽云水,恣访仙俦。
有似开笼俊鹞,又还如解锁猿猴。
我去也,把般般打破便休。
当初学道,迤入玄门,逍遥物外优游。
占住庵儿,日夜不免寻求。
殷勤来来往往,惹尘劳、怎悟真修。
这踪迹,看何时功满,得赴瀛洲。
瞥地廓然猛省,勘元初一点,有甚闲愁。
落魄婪耽云水,恣访仙俦。
有似开笼俊鹞,又还如解锁猿猴。
我去也,把般般打破便休。
这首元代谭处端的《神光灿》是一首表达修行者的心路历程和顿悟之诗。开篇描述了诗人早年对道教的追求,沉浸于玄妙之门,试图在世间之外寻找超脱与自由。他日以继夜地在庵中苦修,尽管忙碌却未能真正领悟真谛,生活中的琐事使他难以达到真正的内心清净。
转折点在于"瞥地廓然猛省",诗人突然间大彻大悟,认识到最初的那个"元初一点"并无闲愁,修行的关键并非外在的追求,而是内在的觉醒。他决定放下执着,不再受限于云水漂泊或世俗束缚,如同释放的鹞鹰和解开的猿猴一般,追求自由自在。
最后,诗人表达了决心,要彻底打破一切束缚,实现内心的解脱,达到理想的仙境——瀛洲。整首诗通过个人修行体验,传达出对心灵自由和真理追寻的深刻理解。
君家不种閒草木,数竿碧立蓝田玉。
此种知从何处移,若非湘浦应淇澳。
邻近时从一借看,只疑误入筼筜谷。
几回欲傍曲阑行,履痕恐破莓苔绿。
由来士俗不可医,多君标格真清奇。
碧窗半启静相对,雅怀幽绝谁能知。
鹧鸪飞去月当户,凤鸟不鸣云满墀。
淡烟低抹翡翠羽,仙风击碎珊瑚枝。
有时轰雷走岩壑,绕地龙孙迸头角。
一夜新梢出短墙,锦绷朴簌林边脱。
浑讶团团葆盖张,转惊叶叶金刀错。
四檐寒影不胜清,满耳秋声无处着。
披襟但觉尘虑消,岂容俗客当关敲。
香残琴罢趣閒逸,剩扫百幅鲛人绡。
只今纷纷何足数,岁寒宜结冰霜交。
莫怪频过纵吟赏,玉芽为我还须烧。
《竹坡为丁文暹赋》【明·倪谦】君家不种閒草木,数竿碧立蓝田玉。此种知从何处移,若非湘浦应淇澳。邻近时从一借看,只疑误入筼筜谷。几回欲傍曲阑行,履痕恐破莓苔绿。由来士俗不可医,多君标格真清奇。碧窗半启静相对,雅怀幽绝谁能知。鹧鸪飞去月当户,凤鸟不鸣云满墀。淡烟低抹翡翠羽,仙风击碎珊瑚枝。有时轰雷走岩壑,绕地龙孙迸头角。一夜新梢出短墙,锦绷朴簌林边脱。浑讶团团葆盖张,转惊叶叶金刀错。四檐寒影不胜清,满耳秋声无处着。披襟但觉尘虑消,岂容俗客当关敲。香残琴罢趣閒逸,剩扫百幅鲛人绡。只今纷纷何足数,岁寒宜结冰霜交。莫怪频过纵吟赏,玉芽为我还须烧。
https://shici.929r.com/shici/AwDGb.html
昔我占科名,所学惭未充。
一朝拜官爵,谬厕词林中。
吾子雁门俊,鼓箧游泮宫。
不辞负笈劳,千里来相从。
自视尚昏昏,何以启子蒙。
嘉子志勤笃,馆置幽轩东。
篝灯诵经史,午夜声沨沨。
问辩恣研讨,物理靡不穷。
操觚事修辞,吐语超凡庸。
磨瑕刮其垢,文藻尤舂容。
由子性明朗,有若金在镕。
荏苒经二霜,所得亦已丰。
矫首怀故都,归思何匆匆。
再拜别我去,严城动晨钟。
时当秋气凉,一叶飘井桐。
到家展省馀,事业宜专攻。
况子宰臣后,乡里称儒宗。
宾兴谅不远,高折丹桂丛。
偕计上春官,朝端会重逢。
黾勉崇令德,庶俾声光隆。
圣皇御宇万方宁,和气冲融品物亨。
列宿储精生瑞兔,守臣驰牍贡神京。
露滋黭黮玄云湿,日映晶荧黑玉明。
行傍缁帷人莫见,立当瑶砌鹤先惊。
渴来净吸龙池水,饥后时餐御苑苹。
赫赫四灵端可并,纷纷六扰岂能并。
祇惭贱质无才学,叨列清班荷宠荣。
惕惕深怀天地德,兢兢莫致草茅诚。
今逢藩阃呈嘉瑞,敢靳微言颂太平。
百拜金门陈短什,咏歌聊以效嵩鸣。
大雅久不作,钧天寂无音。
繁声急响徒乱耳,凉风古意谁存心。
南溟道人独尔得真趣,扫却哇淫拂尘虑。
縳茅直向吴山巅,绕屋森森种松树。
天风时自天际来,松声毕发真奇哉。
清如寥寥老鹤唳碧落,惊如匆匆万马奔黄埃。
又如瑶台三千仙子朝帝阙,环佩珊珊步明月。
琼林十八学士登瀛洲,轩盖翩翩振金节。
南溟此际谁与俱,钩帘宴坐心于于。
声来在松听在我,我心还似松声虚。
不抱焦尾琴,不弄柯亭竹,惟听髯龙吟。
岁寒更奇独,愧予走俗走未休,耳边安得辞諠啾。
南溟南溟为我留,半榻尚期后日重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