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碍草堂云,云里书声隔户闻。
最喜前溪流水阔,门前鸥鹭日成群。
青山不碍草堂云,云里书声隔户闻。
最喜前溪流水阔,门前鸥鹭日成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春日景象。首句“青山不碍草堂云”,以青山与云的和谐共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接着,“云里书声隔户闻”一句,巧妙地将读书声置于云中,仿佛是天籁之音,既表现了诗人的高雅情趣,也暗示了知识与智慧的超凡脱俗。
“最喜前溪流水阔,门前鸥鹭日成群。”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前溪的流水宽阔,鸥鹭在门前成群结队,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共处的画面。这里的鸥鹭不仅是自然界的生灵,也象征着诗人追求的自由与宁静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
灞桥旌,西渚渡,涕泪咽南浦。
把袂临歧,黯正绝风雨。
匆匆暮暮朝朝,倩谁留得,更飘泊、天涯难住。
襟头觑。旧恨还著新愁,年来不堪数。
梦断荒江,仗剑复谁语。
看他云叠山重,身归何处,却负了、几番来去。
才识春来,便伤人去,画楼空与招魂。
琐窗灯火,长想旧眉颦。
回首殷勤未远,定怊怅、无限黄昏。
当时路,香残梦歇,何地逐閒尘?
伤神犹记取,罗衾夜雨,锦幄朝曛。
奈欢语重重,欲说谁闻。
纵是他生未卜,容料理、宵梦温存。
相望处,人天邈矣,荒树掩新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