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知县再次韵不作平侧体复次韵二首·其二》
《知县再次韵不作平侧体复次韵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曹彦约   形式: 古风

和氏得荆璞,眩走数百舍。

谓足奉至尊,过眼不售价。

有时置箧笥,光彩忽惊夜。

持归弄儿女,足以照里社。

(0)
注释
和氏:古代楚国的琢玉工匠。
荆璞:荆山的宝玉,指著名的和氏璧。
眩走:光芒四射,耀眼。
数百舍:上百里。
至尊:最高统治者,这里指君主。
过眼:短暂的,转瞬即逝。
售价:价值,价格。
箧笥:箱子或匣子,古时存放物品的器具。
光彩忽惊夜:光芒突然照亮黑夜。
儿女:这里泛指孩子,不分男女。
照里社:照亮整个村庄,里社指乡里社区。
翻译
和氏找到了荆山的宝玉,它光芒四射,照亮了上百里的地方。
他认为这宝玉足够献给最尊贵的人,即使短暂展示也无价可估。
有时候,他把它放在箱子里,它的光彩突然在夜晚照亮一切。
他拿回家让孩子们玩耍,这宝玉的光芒甚至能照亮整个村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知县再次韵不作平侧体复次韵二首(其二)》中的一节。诗人以和氏璧的故事为引子,描述了一块珍贵的宝石——荆璞。和氏得此璞玉,起初并未被人重视,甚至被忽视走过数百里的路程,被认为只适合供奉君王,但其真正的价值并未立即显现。后来,当玉石的光彩在深夜中忽然照亮了整个箱子,它的美丽才被重新发现。诗人进一步提到,即使拿回家给孩子们玩耍,也能照亮村庄,象征着其内在的光芒终将被发掘。

通过这个故事,诗人寓言般地表达了人才的潜质可能被忽视,但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和环境,就能展现出非凡的价值。同时,也暗示了知县的职责在于发现和赏识人才,正如和氏璧最终被赋予了应有的光彩。

作者介绍
曹彦约

曹彦约
朝代:宋   字:简甫   号:昌谷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生辰:1157~1228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猜你喜欢

初秋二首·其一

急雨过窗纸,新凉生簟藤。

蹒跚老铃下,来炷壁间灯。

(0)

次韵朋元卖花处见梅

烟浓日淡不多寒,担上看花雪作团。

想得竹边春已暗,明朝走马过溪看。

(0)

大波林

湖路荒寒又险艰,大千空水我居间。

篙师晚始分南北,指点青青汉口山。

(0)

我本云山窟里人,每怜雪岭照人清。

(0)

题向伯侨吴松雪霁图三首·其三

天随漫解理艇,不惯霜后霜前。

幸自竹篙閒著,抛来借与邻船。

(0)

远游

因梦吴云赋远游,江花扶柁水悠悠。

半轮月散千山影,一叶舟胜万斛愁。

天气渐于寒食近,春风祗到牡丹休。

水程孤冷难为夜,起吸沧江当拍浮。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