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童齿豁发星星,一路阳关不忍听。
终是余生蒙雨露,几曾天意任雷霆。
桂姜到老犹含辣,蒲柳先秋恐易零。
见说邻翁真好学,雪深三尺尚穷经。
头童齿豁发星星,一路阳关不忍听。
终是余生蒙雨露,几曾天意任雷霆。
桂姜到老犹含辣,蒲柳先秋恐易零。
见说邻翁真好学,雪深三尺尚穷经。
这首清代诗人顾永年的《偶作(其一)》描绘了一位老者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生的沧桑与坚韧。首句“头童齿豁发星星”,形象地刻画出老人头发斑白、牙齿稀疏的外貌,暗示了岁月的无情流逝。“一路阳关不忍听”中的“阳关”通常指送别的地方,此处暗指离别之苦,让人心生哀伤。
接下来,“终是余生蒙雨露”表达了对晚年生活的感慨,虽然身处逆境,但仍感激生活中的点滴恩惠。“几曾天意任雷霆”则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无奈,暗示自己并未因天命而屈服于雷霆般的打击。
“桂姜到老犹含辣,蒲柳先秋恐易零”运用了比喻,以桂树和姜虽老仍带辣味,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而蒲柳在秋天容易凋零,暗示了生命的脆弱。这两句对比鲜明,凸显了诗人的人生观。
最后,“见说邻翁真好学,雪深三尺尚穷经”赞扬了邻居老人即便大雪封门,仍坚持苦读,展现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体现了老而弥坚的人格魅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载体,寓言深刻,情感真挚,展现了老年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
居庸秀色连西山,五云楼阁空濛间。
玉泉飞练散冰雪,昔我走马听潺湲。
南闽回首天万里,历遍好山并好水。
张公此画海上来,积翠浮岚照清泚。
观风使者骨已仙,玉堂学士诗可传。
披图怀旧三叹息,使我长忆归林泉。
林泉茆屋青松下,俯视白云手堪把。
山中正好话渔樵,江干何用劳车马。
况子策勋初试官,焉能伴我穷跻攀。
明年花县公事简,看画吟诗春倚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