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隐黄龙老,今遗书记寮。
人天所供养,巾盖此逍遥。
仙乐时时下,香云往往飘。
千秋一金塔,□□□□□。
昔隐黄龙老,今遗书记寮。
人天所供养,巾盖此逍遥。
仙乐时时下,香云往往飘。
千秋一金塔,□□□□□。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翥所作的《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其二十一)止南寮》中的第二十一题。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居在黄龙的老者,他的精神和事迹被后人铭记,他的书斋成为了人们崇敬与供奉之地。诗人通过“巾盖逍遥”四字,形象地展现了这位仙人的超然与自在,仿佛仙乐常闻,香云缭绕,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一句“千秋一金塔,□□□□□”,可能是描述寺庙中的一座金色佛塔,但诗中留白,引发读者想象。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对隐士及其智慧的敬仰,以及对寺庙静谧修行环境的赞美。
甚年年、心事占秋多,芳洲乱芜生。
正小山已桂,东篱又菊,秋为人清。
肠断洞庭叶下,倚西风、谁可寄芳蘅。
袅袅愁予处,欲醉还醒。
为问素娥饮否,自谪仙去后,知与谁明。
耿盈盈如此,分影落瑶觥。
步高台、夜深人静,有飞仙、同跨海山鲸。
归来也,远游歌罢,失却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