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士幽居松竹林,小堂偃枕北山阴。
夜深冷月寒蓬户,晓起清风爽楮衾。
把剑更餐杯内酒,收书动破壁头琴。
自从一见羲皇面,千古谁知养浩心。
逸士幽居松竹林,小堂偃枕北山阴。
夜深冷月寒蓬户,晓起清风爽楮衾。
把剑更餐杯内酒,收书动破壁头琴。
自从一见羲皇面,千古谁知养浩心。
诗人以逸士自居,选择在幽静的松竹林中建造小堂,枕靠北山的阴凉之处。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雅脱俗,也映射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夜深冷月寒蓬户”,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清冷的夜晚景象。月光透过稀疏的屋顶草铺,投下斑驳的影子,营造出一幅宁静的夜景图。这里的“冷月”与“寒蓬户”,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暗示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尘俗的情怀。
“晓起清风爽楮衾”,则转换了场景,诗人在清晨醒来,感受着清新宜人的山风。这里的“楮衾”指的是竹制的床几,这里的“爽”字,不仅形容了清风,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豁然开朗。
接下来的两句,“把剑更餐杯内酒,收书动破壁头琴。”表明诗人对武功与学问都有所追求,但态度轻松,未曾过于执着。这里的“把剑”、“收书”、“破壁头琴”,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
最后两句,“自从一见羲皇面,千古谁知养浩心。”则显得深远而哲理。诗人自述在某一次偶遇中感受到了“羲皇”(传说中的上古圣君)之风,这让他体悟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浩大胸襟。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一种追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
综观全诗,白玉蟾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哲学思考,展现了一幅超然物外、自在飞花的山水田园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