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有鹿水有鱼,平原终日无宁居。
村中昨暮正长下,官府星夜驰文书。
父老讹传阅户役,有马出马车出车。
妾本贫家女,少小得养息。
自嫁与良人,日出官家力。
眼见春泽生,欲谋今岁食。
牛种犹逋巨室钱,蚕桑敢望当窗织。
城南草屋才两间,千钱出易无人还。
夫妻秪有一弱子,不忍弃去携归山。
已闻长吏税间架,恐有生死鞭箠下。
深山有鹿水有鱼,平原终日无宁居。
村中昨暮正长下,官府星夜驰文书。
父老讹传阅户役,有马出马车出车。
妾本贫家女,少小得养息。
自嫁与良人,日出官家力。
眼见春泽生,欲谋今岁食。
牛种犹逋巨室钱,蚕桑敢望当窗织。
城南草屋才两间,千钱出易无人还。
夫妻秪有一弱子,不忍弃去携归山。
已闻长吏税间架,恐有生死鞭箠下。
这首《贫家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展现了明朝时期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山、平原、村落、官府等场景,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揭示了农民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遭遇。
首句“深山有鹿水有鱼,平原终日无宁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深山的宁静与平原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农民生活的不安定。接着,“村中昨暮正长下,官府星夜驰文书”进一步强调了官府对农民的压迫,即使在夜晚也不停息,传递着各种文书,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父老讹传阅户役,有马出马车出车”描述了农民为了应付官府的征召,不得不倾尽所有,甚至将自己的马匹和车辆都贡献出来,体现了农民在社会压力下的无奈和牺牲。
“妾本贫家女,少小得养息。自嫁与良人,日出官家力”则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展现了她们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辛劳,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
“眼见春泽生,欲谋今岁食。牛种犹逋巨室钱,蚕桑敢望当窗织”描绘了农民面对自然和经济双重压力的困境,春天虽然带来了生机,但如何解决一年的口粮仍然是一个大问题。牛种欠债,蚕桑之业也不敢奢望,表现了农民生活的艰难。
“城南草屋才两间,千钱出易无人还”进一步展示了农民的贫困状况,他们居住在简陋的草屋里,却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也无法满足,更不用说偿还外债。
最后,“夫妻秪有一弱子,不忍弃去携归山”表达了农民对家庭的深情,即使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也不忍心抛弃自己的孩子,选择逃往深山,寻找一线生机。
“已闻长吏税间架,恐有生死鞭箠下”则点明了农民面临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匮乏,还有来自官府的暴力威胁,预示了农民可能面临的生死危机。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和情感的深度挖掘,深刻反映了明朝农民生活的苦难,以及他们在社会不公面前的无力与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