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长见挥毫处,修竹幽兰取次分。
欲把一竿苕水上,鸥波千顷看秋云。
旧时长见挥毫处,修竹幽兰取次分。
欲把一竿苕水上,鸥波千顷看秋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风光图景。开篇“旧时长见挥毫处”表明诗人常在这个地方书写,或许是对自然之美的沉醉和回忆。“修竹幽兰取次分”则细致地描绘了竹林和兰花的生长环境,竹子修长而立,兰花幽香且雅,每一处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节奏。
下句“欲把一竿苕水上”中,“一竿苕”可能指的是用来划分水域的一种工具或标志,而“欲把”则表达了诗人对这静谧景致的珍视和留恋之情,想要将其永恒保存在心间。
最后,“鸥波千顷看秋云”描绘了一幅广阔的水天交辉图。鸥鸟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飞翔,或许是诗人借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秋天的云彩变幻莫测,给人以无限遐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在这种环境中所获得的心灵平静与美的体验。
莫大于恢复,莫雠于金虏。
莫急于用人,莫难于用武。
觥觥王尚书,谋国心何苦!
讲学张赵间,所得非小补。
论语致太平,况乃精易数。
惜哉公著述,零落无完部。
邦人重科第,巍访九衢树。
安知古名贤,风期足千古。
龟湖春水生,丙舍隐林坞。
欲读胡公铭,郁郁但黄土。
好为语畬民,松柏勿樵斧。
岩翠冷欲滴,泉飞破秋烟。
中有碧血痕,终古长涓涓。
九州已无池,一线犹有天。
炼石思补之,天乎俄已颠。
亦欲一叶舟,奉母终天年。
吁嗟厄阳九,不死胡能贤?
人生祗一死,死况忠孝全!
峨峨故衣冠,寒潭写苍颜。
山灵鉴孤贞,宁须史官编。
荒祠清溪曲,遗蜕空山巅。
采菊再拜荐,酹之以寒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