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杨立之十一官府馆二篇·其二》
《次韵杨立之十一官府馆二篇·其二》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楚客登临悲素秋,感时风物自飕飕。

潦收远水清堪鉴,雨过群山翠欲浮。

月露往来羁旅恨,仓箱千万里民讴。

鬓毛衰飒欢游少,珍重嘉篇写我忧。

(0)
翻译
秋天来临,楚地的旅人感到悲伤,面对时节变换,万物萧瑟。
积水退去,远处的水面清澈如镜,雨后的群山翠绿得仿佛要浮动起来。
月亮和露水象征着旅人的漂泊,听到千万里外百姓的歌谣,心中充满哀愁。
随着年纪增长,欢乐的时光减少,我格外珍视这美好的诗篇,因为它写出了我的忧虑。
注释
楚客:指楚地的旅人。
素秋:秋天,这里指秋季。
感时风物:感慨时节变化,周围景物。
鉴:镜子,比喻水面清澈。
翠欲浮:形容山色翠绿,仿佛要浮动起来。
月露:月亮和露水,象征夜晚和飘忽不定。
仓箱:比喻民谣或民间的声音。
衰飒:衰老、稀疏,形容鬓发。
珍重:珍惜重视。
嘉篇:美好的诗篇。
鉴赏

这首宋诗是苏颂所作,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作为"楚客"的离愁别绪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首句"楚客登临悲素秋",以"楚客"自比,寓含了漂泊异乡的感伤,"素秋"则渲染出清冷的季节氛围。次句"感时风物自飕飕"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凉感,秋风吹过,万物萧瑟。

"潦收远水清堪鉴,雨过群山翠欲浮"两句,通过描绘雨后积水退去,远方水面清澈如镜,以及雨后青山翠色欲滴的画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但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家乡的思念。

"月露往来羁旅恨,仓箱千万里民讴",诗人借月露和旅途中的艰辛,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忧虑,"仓箱千万里民讴"形象地描绘了百姓的困苦之声,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

最后两句"鬓毛衰飒欢游少,珍重嘉篇写我忧",诗人感叹自己年华老去,欢乐减少,但仍珍视友人佳作,将其视为寄托忧思的媒介,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己忧虑的坦诚流露。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漂泊之感,又有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展现了苏颂作为官员的忧国忧民情怀。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次韵才叔闻笛试灯二绝·其二

相逢一笑即衔杯,梅与诗怀得共开。

但有灯光并月色,不须元夕始重来。

(0)

题浯溪图

山川自昔因人胜,岂爱浯溪爱漫郎。

不得中兴摅老笔,两章秋月漫争光。

(0)

王晦叔惠听雨图次蔡韵奉寄·其二

常日京华薮泽思,六年身悟画中诗。

须知妙处无今古,得画还如听雨时。

(0)

题画卷·其五

擎水端如治大兵,儿曹何事解关情。

等閒戏剧休成恶,两个俱双莫挠清。

(0)

又上梁丞相寿口号十首·其六

真人得道自崆峒,万国同归寿域中。

致却升平更何事,朱颜绿发侍重瞳。

(0)

太上皇帝閤春帖子·其三

仙家乐事有常程,不写羲经即道经。

春日渐和风渐暖,不妨排比冷泉亭。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