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隆中》
《隆中》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志士固有待,显默非苟然。

孔明方微时,息驾隆中田。

出身感三顾,鱼水相后先。

开迹在庸蜀,欲正九鼎迁。

垂成中兴业,复汉临秦川。

平生许与际,独比管乐贤。

人材品目异,自得岂虚传?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隆中》,主要赞扬了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诗人指出,有志之士等待时机并非偶然,诸葛亮在尚未显达之时,便选择在隆中耕田,静待刘备的三顾茅庐,体现了他的深思熟虑和谦逊。诸葛亮辅佐刘备,如同鱼得水,共同开创大业,试图恢复汉室并统一中原。他的一生,与管仲、乐毅齐名,显示了卓越的人才品质。诗中强调了诸葛亮的才能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实至名归。整体上,这首诗是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和对其智慧与忠诚的赞美。

翻译
有志之士本应有所期待,显达或默默无闻并非随意。
诸葛亮还未出名时,曾在隆中耕田休息。
他的出仕源于刘备的三次拜访,如同鱼得水般前后相随。
他在平凡的蜀地开启了他的事业,意图重整乾坤。
几乎完成大业之际,他辅佐汉室,统治秦川。
他的一生抱负,只与管仲、乐毅这样的贤才相比。
人才类别各异,他的才能自是实至名归,并非空穴来风。
注释
固:本来。
待:期待。
显默:显达或默默无闻。
苟然:随意。
微时:未出名时。
隆中:地名,诸葛亮隐居处。
三顾:刘备的三次拜访。
鱼水:比喻君臣关系。
庸蜀:平凡的蜀地。
九鼎:象征天下。
迁:迁移,此处指改变格局。
垂成:即将完成。
中兴:复兴国家。
秦川:泛指秦国的土地。
许与:承诺和期望。
际:际遇。
独比:仅比。
品目:类别。
异:不同。
自得:自己得到的。
岂:难道。
虚传:空穴来风。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登太室绝顶

砾瓦纷纷雨洗斑,嵩峰久矣闭仙关。

云开忽见玲珑壁,水外微铺淡远山。

古道熟知龙洞崄,僧云胜在石楼间。

幽岩欲去无栖处,猎火烧空照夜还。

(0)

送曹远生进士左迁宜川典史

百叠青山亦起澜,虚空赞毁岂相干。

幸逢梅福称先辈,却唤陶潜作长官。

溪雨松风聊簿领,云心石面且衣冠。

何妨盩厔来仙尉,便作集贤校理看。

(0)

送南粤使

青杨如缕罥斜晖,霍霍班骓出帝畿。

山府官迎听鸟语,瘴乡人去著毡衣。

桄榔叶密偏宜坐,鹦鹉雏娇不耐飞。

百粤山川题欲遍,素馨花老陆郎归。

(0)

甲辰初度·其一

偶然临水见苍颜,且喜安身紫翠间。

老去无心防白发,众中开口问青山。

文书狼籍恣情看,宾客逢迎学语閒。

三十七年恒河眼,试观那似旧潺湲。

(0)

集子静水明楼听歌仍和散木韵

百亩春兰盖碧畦,玲龙且莫唱黄鸡。

青丝屡罥鸳纹水,红袖频麾燕嘴泥。

岘石坡前山简客,天花场上净名妻。

千枝万朵黄家去,听取娇莺恰恰啼。

(0)

书尾以济川见期非所望也因述鄙怀以报

巨川舟楫竟如何,不那湖湘烟水多。

荇藻自然生远沚,凫鸥终是乐清波。

环池匝木仲长统,细雨斜风张志和。

白日黄鸡底相恼,玲珑争不为君歌。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