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河决杨桥驿,清口清流始畅适。
开封迤下方免灾,不幸幸难料以逆。
贾鲁夺溜仍归淮,日久虑致开门揖。
劼劬督策筑宣房,发帑属薪所弗惜。
未三月乃大工成,事在人为语不易。
淮仍让淮诚甚佳,河终归海路艰得。
即今河复并淮行,刷黄至竟资清力。
清口东西坝对峙,忖量节宣慎寸尺。
补苴罅漏赖斯存,蒿目何年当底绩。
去年河决杨桥驿,清口清流始畅适。
开封迤下方免灾,不幸幸难料以逆。
贾鲁夺溜仍归淮,日久虑致开门揖。
劼劬督策筑宣房,发帑属薪所弗惜。
未三月乃大工成,事在人为语不易。
淮仍让淮诚甚佳,河终归海路艰得。
即今河复并淮行,刷黄至竟资清力。
清口东西坝对峙,忖量节宣慎寸尺。
补苴罅漏赖斯存,蒿目何年当底绩。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清口》。诗中描绘了清口地区水利治理的历史变迁与成就。
诗的开篇提到去年河决杨桥驿,清口的水流得以畅通,开封地区也暂时避免了灾害。然而,这样的幸运难以预料,因为河流的流向和治理总是充满变数。接着,诗人提到贾鲁曾尝试将河水引向淮河,但长期来看,这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乾隆皇帝亲自督工,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在三个月内完成了宣房大堤的修建,展现了“事在人为”的决心。
接下来,诗人指出虽然淮河最终还是让出了自己的河道,但这也算是一个相对较好的结果。然而,河流最终还是要回归大海,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现在,河流已经重新与淮河合并,借助清流的力量,刷洗黄河带来的泥沙,使得清口地区的水流更加清澈。
最后,诗人描述了清口东西坝之间的景象,强调了在治理过程中需要谨慎地控制水流,修补漏洞,确保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他感慨于当前的治理成果,同时也期待着未来能够取得更显著的成效,实现真正的水利事业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