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研孙归湘中》
《送研孙归湘中》全文
清 / 冯煦   形式: 古风

阴阴霁色赴遥岚,携手荒城思不堪。

为语离人莫回首,乱鸦残照是江南。

横笛吹寒断雁秋,旧时云物此淹留。

黄陵暮雨孤帆远,楚竹湘烟一望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研孙回归湘中的场景。首句"阴阴霁色赴遥岚"以阴沉的雨后天色映衬远处山峦,渲染出一种离别的凄凉氛围。"携手荒城思不堪"写出了诗人与研孙在荒凉之城依依惜别的场景,内心充满难以承受的离愁。

接下来的"为语离人莫回首"表达了诗人对研孙的叮嘱,希望他不要回头张望,以免勾起更多的离别之苦。"乱鸦残照是江南"则以乱鸦和落日余晖象征着研孙即将前往的江南,暗示了分别后的孤独与怀念。

下联"横笛吹寒断雁秋"借秋日的冷风和南飞的大雁,进一步渲染离别的凄凉,笛声的悠扬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离情。"旧时云物此淹留"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友人的留恋,仿佛那些熟悉的景象都因研孙的离去而停滞。

最后两句"黄陵暮雨孤帆远,楚竹湘烟一望秋"描绘了研孙乘船远去,消失在湘江的茫茫烟雨之中,诗人站在岸边,满目秋色,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牵挂和对未来的无尽思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不舍和对未来的无尽遐想。

作者介绍
冯煦

冯煦
朝代:清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阳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猜你喜欢

纪事

弘治岁乙丑,秋月已踰仲。

重阳后第四,夜半天宇空。

月落斗指寅,谯笛将四弄。

老我贪睡汉,布被寒独拥。

忽然床席振,彳亍惊我梦。

起坐急披衣,身仆心愈恐。

铿然堕屋瓦,戛尔摇柱栋。

灯底翻膏油,壁下倒齑瓮。

老妻呼难言,稚子亦号恸。

始惑稍方悟,乃知是地动。

传闻心胆寒,目击毛骨悚。

夫惟地静物,奚乃健而踊。

或云气纾缩,阴结浊且重。

或云鳌背负,是否鳞甲耸。

知者既云寡,言者徒尔众。

得非世运关,妖孽先发纵。

为语当路人,脩省勿懞慬。

谆谆二苏诗,我语安足用。

(0)

过许东山永州故居

潇洒湖南倅,丹成骨已仙。

常来谈信宿,永别又三年。

竹墅缘溪水,沙村入野田。

东山旧时月,还到酒杯前。

(0)

和阳明王公入楚韵

鄂渚烟波接素秋,仙人黄鹤有高楼。

乱山明月停征骑,落木寒江倚客舟。

红袖不沾司马泪,清篇唯带杜陵愁。

炎方自古无霜雪,莫遣閒丝上黑头。

(0)

寄棠陵次西皋韵

清论十年嗟未听,梦魂千里数相通。

寻常想像烟霞表,即欲置之图画中。

海内词宗僵湜籍,湖南归兴薄衡嵩。

朝端尚有同时髦,白发犹骑御史骢。

(0)

西皋以阳春书院诗见寄奉和

渺渺清江映白沙,依依残柳带栖雅。

襄王暮雨今安在,望帝春魂不到家。

圣祖洪恩甘自负,谋臣短策竟谁差。

阳春院里秋风起,客散梨园更可嗟。

(0)

朱可延往池州省少泉叔为赠二绝·其一

千里遥承从父颜,暮年独上九华山。

知君揽结群峰秀,缀作珠玑满卷还。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