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入万象,天意开百花。
莺雏戏云锦,鸠妇络雨纱。
晓日晴弄柳,夜雷暗惊茶。
溪带缚洞口,醉归蜂正衙。
春光入万象,天意开百花。
莺雏戏云锦,鸠妇络雨纱。
晓日晴弄柳,夜雷暗惊茶。
溪带缚洞口,醉归蜂正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深情寄托。"春光入万象"一句,以宏大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到来与万物复苏的壮观场面。紧接着的"天意开百花"则更具体地描绘了春日里各种花卉竞相开放的情景,体现了生机勃勃、繁荣茂盛的主题。
接下来的两句"莺雏戏云锦,鸠妇络雨纱"用了鲜明生动的对比手法。"莺雏"指的是燕子,它们在云端织巢,似乎是在玩弄着天上的彩云,而"鸠妇"则是指雌雄相依的鸠鸟,在细雨中构筑它们的爱巢。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春日动物世界的情趣与生态。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人类活动和感受。"晓日晴弄柳,夜雷暗惊茶"一句,先是清晨阳光下轻柔地摆动着柳枝,接着则是夜晚雷声中人们品饮茶时的震惊,这两种场景通过强烈对比,展现了春天气候多变和人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最后两句"溪带缚洞口,醉归蜂正衙"则描绘了一幅诗人在春日游历后回家的景象。溪水环绕着山谷的入口,而诗人却是醉意盈然地乘坐着花纹精美的轿子返回,可能是在描述一场春日宴饮后的归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致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雪压新年,花开想迟,莺来甚难。
喜杯有屠苏,春风滟滟,盘余苜蓿,朝日团团。
六十年来,寻常交际,江海鸥盟总不寒。
移家处,每涉园成趣,居谷名盘。忘情世味心酸。
但吟得新诗似得官。
尽教我低头,三间茅屋,从他高步,百尺危竿。
白首无成,苍生应笑,不是当年老谢安。
琴书里,且消磨晚景,受用清欢。
冷笑班超,要觅封侯,弃了毛锥。
看今来古往,虚名何用,朝荣夕悴,浮世堪悲。
老我衣冠,傍人篱落,赖有平生铁砚随。
西庄上,对溪山如画,鸥鹭忘机。相逢喜得新知。
更不用黄金铸子期。
把胸中磊块,时时浇酒,眼前光景,处处题诗。
轻帽簪花,柔茵藉草,时复尊前一笑嬉。
沈酣后,任南山石烂,东海尘飞。
二十年间,曾记对语,山阳森碧琅玕。
谈笑里蓬莱清浅,陆涨波澜。
惊喜灵根无恙,双明玉树同看。
搀枪境里,漫漫长夜,共话团栾。
余生散漫,江海虚舟,一叶不揆循环。
俱老矣、关河千里,晤语良难。
自笑烟霞痼疾,半生风月长闲。
别时好在,云根水骨,相对怡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