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窈窕觅仙踪,临水看云面面重。
山过雨声侵薜荔,风吹秋色满芙蓉。
湖天浩渺悬孤屿,海日东南引万峰。
岂是桃源无路到,扁舟今日使人逢。
清溪窈窕觅仙踪,临水看云面面重。
山过雨声侵薜荔,风吹秋色满芙蓉。
湖天浩渺悬孤屿,海日东南引万峰。
岂是桃源无路到,扁舟今日使人逢。
这首诗描绘了初至茂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首联“清溪窈窕觅仙踪,临水看云面面重”以清溪和云影为引子,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仿佛在探寻某种超凡脱俗的存在。接着,“山过雨声侵薜荔,风吹秋色满芙蓉”两句,通过山雨、风声、薜荔与秋色的交织,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丰富,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迭。
“湖天浩渺悬孤屿,海日东南引万峰”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辽阔的自然景观之中,孤屿与万峰的对比,以及海日的升起,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希望与光明的到来。最后,“岂是桃源无路到,扁舟今日使人逢”以桃源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通过扁舟的出现,暗示了偶然与命运的交汇,使得整个旅程充满了未知与惊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关系的探索。
得句如得仙,悟笔如悟禅。
弹丸流转即轻举,龙蛇飞动真超然。
禅瑛乃醉,我顾惭道玄。
戏将字画当杖拂,与子凭轼相周旋。
笔若运矛槊,手如致裨偏。
眼能援桴鼓,心为制中权。
弃捐尺度废绳削,似曲还直非方圆。
适当庖丁善刀后,但见满纸银钩连。
心眼手笔俱不用,拟向底处观其全。
思量不可到,此地无中边。
政似观澜亭上夜深后,满空白月孤光悬。
造物赋象质,于余颇能名。
琼瑶琢其骨,冲和擅其清。
公生华屋贵,好学从妙龄。
才高岂容遏,卓然以文鸣。
厚德滋善养,雍容无暂矜。
区区草茅人,未必真尔能。
家藏三万轴,插架连屋楹。
牙签示题目,探赜手不停。
微言固澹泊,嗜好如饴饧。
祖宗开鸿基,累圣致太平。
诜诜既蕃衍,绰绰亦见称。
裕陵喜人物,教率从典刑。
联翩试文艺,议论参公卿。
公材实杞梓,落落非杉柽。
愿言勤著书,会当补朝廷。
他时树勋业,彝鼎信可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