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三宿此招提,眼底交游更有谁。
顾恺漫留金粟影,杜陵忍赋玉华诗。
旋烹紫笋犹含箨,自摘青茶未展旗。
听彻洞箫清不寐,月明正照古松枝。
平生三宿此招提,眼底交游更有谁。
顾恺漫留金粟影,杜陵忍赋玉华诗。
旋烹紫笋犹含箨,自摘青茶未展旗。
听彻洞箫清不寐,月明正照古松枝。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元初诗人仇远所作的《集庆寺》,表达了诗人对寺中景致的深深感慨和对友情的怀念。首句“平生三宿此招提”表明诗人对集庆寺有着深厚的情感,多次造访,印象深刻。次句“眼底交游更有谁”则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友情的追忆,暗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知音难觅。
颔联“顾恺漫留金粟影,杜陵忍赋玉华诗”借用典故,顾恺之的金粟山影和杜陵(汉宣帝陵)的玉华宫,寓言自己在寺中留连忘返,甚至产生了创作的冲动,表达了对寺内环境的赞美和对艺术的追求。
颈联“旋烹紫笋犹含箨,自摘青茶未展旗”描绘了寺中烹茶的场景,紫笋茶新鲜且未经采摘,青茶叶还未展开,这些细节展现了集庆寺的幽静与自然之美。
尾联“听彻洞箫清不寐,月明正照古松枝”以听觉和视觉相结合,写诗人聆听洞箫声,夜深人静,月光洒在古老的松枝上,营造出一种清寂而深远的意境,诗人因被美景和音乐所打动,难以入眠,表达了对寺中生活的深深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集庆寺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僧侣生活的宁静与诗意,以及诗人对友情和艺术的珍视。
老去舍轻舠,小室坐悬磬。
六月不出门,端居阅晨暝。
安知咫尺中,有此大殊胜。
今晨穿北垣,万象忽辉映。
太虚本无穷,眼力恐自竟。
遥岑蔽清樾,了不赴将迎。
翠幕空繁柯,烟鬟入幽凭。
双峰始幡然,起应高士聘。
长瘦有馀光,名与天地亘。
马鬣亦已颓,蓬颗没微径。
兹山与周旋,安得往脩敬。
斗酒时自浇,先生醉初醒。
落月挂长松,悲风绕危磴。
徘回想音容,彷佛听嘲咏。
短窗烘日见深明,墙角泥乾路欲成。
槐叶索淘春渐近,菊苗荐茗雪初晴。
寒丛且对天随子,大白谁浮阮步兵。
愿借芳香明老眼,要翻书叶送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