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禊何如秋禊佳,月新花老较争差。
山光似睡疑初醒,蛩叫如吟乍自喈。
情胜不寻三月例,诗成懒作四言排。
临池势向空中取,雁字分明折股钗。
春禊何如秋禊佳,月新花老较争差。
山光似睡疑初醒,蛩叫如吟乍自喈。
情胜不寻三月例,诗成懒作四言排。
临池势向空中取,雁字分明折股钗。
这首诗描绘了秋禊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的自然之美。首句“春禊何如秋禊佳”对比春禊与秋禊,暗示秋禊更胜一筹,引出对秋日景色的赞美。接着,“月新花老较争差”一句,通过新月与老花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
“山光似睡疑初醒,蛩叫如吟乍自喈”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山光比作沉睡初醒,生动地描绘了山色在秋日阳光下的柔和与清新;同时,蛩(蟋蟀)的叫声被比喻为吟唱,增添了一种诗意的氛围。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
“情胜不寻三月例,诗成懒作四言排”表明诗人情感丰富,不拘泥于传统的表达方式,追求内心的自由抒发。这里的“三月例”可能暗指春季的例行诗风,而“四言排”则可能是指较为规整的四言体诗歌形式,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对创新和个性表达的追求。
最后一句“临池势向空中取,雁字分明折股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池水时的想象,将雁字的排列比作空中折取的股钗,既展现了雁阵飞行的整齐与优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高远与深邃。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展现出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画面。
儿气甚宏达,少有丈夫容。
博识物岂眩,逸思若风从。
俯仰鲜中诎,奋迅有孤踪。
苟能假天命,郁为今词宗。
顾我忝明德,神理夺所钟。
英物且凋丧,况云痴与庸。
岂无子夏戚,尚虞用昭凶。
绪馀今似君,烦将附秦雍。
自予抱幽戚,三载鲜游眺。
春日忽言征,聿底沧洲妙。
柳色参差生,芳意远近耀。
张宴临溪波,弹琴递清调。
惠风当襟怀,游赏恣舒啸。
匪效苏门狂,将追虎溪笑。
少日牵王役,结绶事廊庙。
粗直虽见称,龌龊果成诮。
馌稼浒西曲,探奇历幽徼。
叹君本素心,晤言希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