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日夜水粼粼,飞尽杨花不见春。
枕畔独吟愁里客,镜前双笑梦中身。
生能无累庞居士,老未忘情白舍人。
儿女团栾归便得,底教歌榭暗流尘。
大江日夜水粼粼,飞尽杨花不见春。
枕畔独吟愁里客,镜前双笑梦中身。
生能无累庞居士,老未忘情白舍人。
儿女团栾归便得,底教歌榭暗流尘。
这首明代诗人吴稼竳的《舟行归思》描绘了舟行江上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句“大江日夜水粼粼”,以江水的粼粼波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漫长,展现出诗人舟行的孤寂之感。次句“飞尽杨花不见春”,通过杨花的飘落,暗示春天已逝,寓示着诗人对家乡春景的怀念。
“枕畔独吟愁里客”写出了诗人在舟中的夜晚,独自吟唱,满心愁绪,形象地刻画出一个远离家乡的旅人形象。“镜前双笑梦中身”,则通过梦境中的欢笑反衬现实中的孤寂,表达了对家人团聚的渴望。
“生能无累庞居士”借用庞居士的典故,表达诗人希望能摆脱生活的纷扰,过上无拘无束的生活;而“老未忘情白舍人”则借白居易的典故,表示即使年事已高,对故乡的情感仍未减退。
最后两句“儿女团栾归便得,底教歌榭暗流尘”,诗人感叹如果能与家人团聚,何须让那曾经热闹的歌榭空自蒙尘,流露出对家庭温馨的深深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舟行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浓厚的归乡之情和人生感慨。
人似梅花,峭玉立、岁寒风节。
新圃辟、种梅千树,幻成南雪。
池碎瀑声荷捧雨,径涵秋影篁筛月。
唤石君、错落坐庭前,红尘绝。
嫌聒耳,?
筝戛。
慵著眼,俳优狎。
但一觞一咏,放怀开阔。
涌地池亭工掩映,擎天柱石觇施设。
待枝头、金颗可调羹,休轻折。
唱恭初意如何,朅来五十三年矣。
犁锄颇熟,诗书粗解,簪绅聊耳。
自信柴愚,真成汲戆,却无刘腻。
向高秋初度,同时有菊,淡相对、风霜里。
最癖登山临水。
又何心、蜗名蝇利。
俗缘未了,强教肉食,何曾知味。
无事微吟,会心微笑,逢场微醉。
把日生、只恁安排,领取百十二岁。
驿飞稳驾高秋,迎人满目清新景。
秋还有色,芙容照水,晨妆对镜。
雪卷寒芦,字横过雁,渡浮孤艇。
是骚人行处,腔风调月,香满袖、过梅岭。
断岸烟收人静。
雨声干、桐疏枫冷。
掀髯独笑,仙翁起舞,卧龙呼醒。
近小阳春,为梅也合,迟迟鞭影。
更郁孤、一笑追欢,料得坡翁首肯。
瑶池高会,见云香凤背,风柔鹤膝。
天遣月卿来拜舞,新拜玺书增秩。
有母能贤,生儿如此,总是前身佛。
孙曾戏彩,慈颜一笑闲逸。
曾向浑尺轩中,共评今古,手写王言綍。
个里乃翁棠荫在,映得梅仙山碧。
人爱黄堂,祝萱堂寿,拍拍欢声溢。
明年宣劝,蟠桃火枣庭实。
碧潭新涨浮花,柳阴稠绿波痕腻。
一声雷鼓,半空雪浪,双龙惊起。
气压鲸鲵,怒掀鳞鬣,擘开烟水。
算战争蛮触,雌雄汉楚,总皆一场如此。
点额许教借一,得头筹、欢呼震地。
翻嗤浮世,要津搀进,奔波逐利。
斗了还休,倩渠衔寄,三闾角黍。
会风云、快出为霖,可但颔明珠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