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柔强敌,和盟定一朝。
龙輴来瀚海,鹤驾返神霄。
歌吹仍祠禹,羹墙若见尧。
稽山同峻极,从此百神朝。
孝感柔强敌,和盟定一朝。
龙輴来瀚海,鹤驾返神霄。
歌吹仍祠禹,羹墙若见尧。
稽山同峻极,从此百神朝。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刘子翚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宁、民族融合以及历史伟业的赞美之情。从艺术风格上看,这是一首典型的古体诗,采用五言绝句的形式,每行五个字,整体结构紧凑,语言凝练。
“孝感柔强敌”两字,直接点出了诗歌主旨,即通过恩德感化四方强敌,使其归顺。接着,“和盟定一朝”,则描绘了和平协议在短时间内得以实现的美好景象。
下片转换自然景观:“龙輴来瀚海,鹤驾返神霄。”这里使用了典型的中国古代神话元素——龙与仙鹤,象征着祥瑞之气和超脱尘世。龙輴指的是龙车,而鹤驾则是仙鹤所驾驭的云霄,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
“歌吹仍祠禹”展现了古代圣君大禹的事迹,祠禹意味着祭祀和纪念。"羹墙若见尧"则将历史上的贤君尧舜与眼前景象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古圣先贤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现实政治理想的追求。
最后,“稽山同峻极,从此百神朝”中,“稽山”意味着攀登高山,"同峻极"则是与最高峰相齐。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崇高理想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个人修养的提升和精神世界的广阔。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神话以及现实政治生活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于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和个人的崇高追求之间微妙联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