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史杂感》
《读史杂感》全文
明 / 吴伟业   形式: 古风

吴越黄星见,园陵紫气浮。

六师屯鹊尾,双阙表牛头。

静镇资安石,艰危仗武侯。

新开都护府,宰相领扬州。

莫定三分计,先求五等封。

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

朝事归诸将,军输仰大农。

淮南数州地,幕府但歌钟。

北寺谗成狱,西园贿拜官。

上书休讨贼,进爵在迎銮。

相国争开第,将军罢筑坛。

空馀苏武节,流涕向长安。

贵戚张公子,奄人王宝孙。

入陪宣室宴,出典羽林屯。

狗马来西苑,俳优待北门。

不时中旨召,著籍并承恩。

(0)
鉴赏

此诗《读史杂感》由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所作,其内容深沉,情感丰富,反映了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思考。

首联“吴越黄星见,园陵紫气浮”描绘了历史风云变幻的景象,以吴越之地的黄星显现和园陵上紫气浮动,象征着历史的更迭与英雄的兴衰。

颔联“六师屯鹊尾,双阙表牛头”进一步描绘了战争与权力的场景,六师驻扎在鹊尾之地,双阙之上牛头显目,暗示了军队的集结与权力的象征。

颈联“静镇资安石,艰危仗武侯”表达了对稳定与危机处理的思考,安石作为静镇之策,武侯则在艰难时刻依靠,体现了对策略与领导能力的重视。

尾联“新开都护府,宰相领扬州”展现了政治格局的变化,新设都护府,宰相掌管扬州,反映了权力结构的调整与地方治理的变革。

中间部分通过“莫定三分计,先求五等封”、“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等句子,探讨了战略决策与权力分配的问题,强调了国家治理与军事行动的重要性。

“朝事归诸将,军输仰大农”、“淮南数州地,幕府但歌钟”等句则涉及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问题的关注。

后半部分“北寺谗成狱,西园贿拜官”、“上书休讨贼,进爵在迎銮”、“相国争开第,将军罢筑坛”等描述了宫廷内部的斗争与权力的争夺,揭示了政治腐败与道德沦丧的现象。

最后,“空馀苏武节,流涕向长安”以苏武持节守节的故事,表达了对忠诚与坚守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权力、道德、忠诚、腐败等复杂主题的深入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历史观和社会批判精神。

作者介绍

吴伟业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端午帖子.夫人閤五首·其一

冰壶凝皓彩,水殿漾轻涟。

绣茧誇新巧,萦丝喜续年。

(0)

赠兰坡星翁

深林澹孤芳,一洗桃李姿。

采采坡云暮,持之欲遗谁。

故人青云端,或在江海涯。

青云达者路,江海幽人期。

有如一种兰,升沈亦殊岐。

南宫香满握,谁使纫湘累。

客笑试问君,君曰数所为。

嗟予偶阅理,焚膏自童时。

功名千载芬,白首心已违。

富贵倘贻臭,不如贫贱怡。

吾生吾自断,为谢君平帷。

(0)

忆旧游.越调

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坠叶惊离思,听寒螿夜泣,乱雨潇潇。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光摇。渐暗竹敲凉,疏萤照晚,两地魂消。

迢迢,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鸣镳。也拟临朱户,叹因郎憔悴,羞见郎招。旧巢更有新燕,杨柳拂河桥。但满目京尘,东风竟日吹露桃。

(0)

登龙泉山

越山东来万烟鬟,馀姚为邑山四环。

客车细穿市井间,邑屋更绕龙泉山。

佛阁翚飞最高处,远近岚霏随指顾。

小留开船有新句,君知可是囚山赋。

(0)

题云龙图

骑元气,游太空。普厥施,收成功。抉河汉,触华嵩。

(0)

春怀示邻里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