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代迎仙地,高低复起楼。
东明先得日,西爽最宜秋。
帆影林梢见,岚光脚下流。
道人吹铁笛,飞思绕瀛洲。
何代迎仙地,高低复起楼。
东明先得日,西爽最宜秋。
帆影林梢见,岚光脚下流。
道人吹铁笛,飞思绕瀛洲。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游万山观》描绘了一幅道教仙境般的景象。首句“何代迎仙地”暗示了此处曾是仙人聚会之地,历史悠久。接下来的“高低复起楼”展现了山势起伏,楼阁错落,富有层次感。"东明先得日",形象地描述了万山观位于东方,日出时分最先沐浴阳光,充满生机。"西爽最宜秋"则强调了观景台的凉爽与秋天的宁静。
"帆影林梢见"通过描绘远处船只的帆影在树林梢头若隐若现,增添了空间的深远感。"岚光脚下流"则以岚气如流水般在脚下滑过,渲染出山中雾气缭绕的神秘氛围。最后两句“道人吹铁笛,飞思绕瀛洲”,以道人吹奏铁笛的场景,引人遐想,飘渺的笛声仿佛将人的思绪带到了传说中的仙境瀛洲。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万山观的自然风光和道教文化的韵味,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
檐花残雨,廊叶新霜,愁闻秋尽啼蛩。
水石高閒琴尊,岁晚稀逢。
隔江乱云催暝,卧空山,独对寒松。
倦游感,话辽天,归鹤湘浦来鸿。
一梦惊尘汉阙,记金坡,剑履折槛家风。
清浅蓬莱,仙槎换了渔篷。
栖栖五湖心事,放虚舟、伴老云东。
正凄悄,见斜阳、天外数峰。
别梦催秋,游情展日,倦吟馀力。
听雨残尊,檐花汎湘碧。
书期间阻,空伫想、淞滨幽客。
音寂,江燕晚栖,觅巢林休息。
京尘故陌,满眼骄云,诗狂久声藉。
飘零恨似去国,旷南北。
可忆乱离山水,老境不堪重历。
算压装缃素,添作一江行色。
放愁地,说与沧江旧曲谁重理。
纵翠纱笼句,白雪笑我,仙才空费。
又故山归后,残春事与浮名委。
镇断送明日,陌上看花閒泪。向清波底。
见文章、流锦名花,诉尽东风,零落旧味。
堪嗟冶叶倡条,傍凡门、艳数桃李。
恨迢迢,拌玉剑埋云,金刀断水。
料得西楼月,窥人还自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