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酒惭名饮,无人醉阮公。
沉冥因道丧,荒宴为途穷。
雪喜颜犹白,花忧泪更红。
蜉蝣能几日,一笑死生同。
止酒惭名饮,无人醉阮公。
沉冥因道丧,荒宴为途穷。
雪喜颜犹白,花忧泪更红。
蜉蝣能几日,一笑死生同。
这首诗名为《止酒(其二)》,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以“止酒”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的反思与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首句“止酒惭名饮,无人醉阮公”,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停止饮酒,不再像那些以饮酒闻名的人一样,同时也暗指自己无法达到阮籍那种深沉的醉意,流露出一种自我反省的心态。
接着,“沉冥因道丧,荒宴为途穷”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饮酒背后深层意义的思考。他认为,沉迷于酒色是一种精神上的丧失,而过度的宴饮则可能导致人生的道路变得艰难。这里既有对个人行为的反思,也隐含着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雪喜颜犹白,花忧泪更红”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与诗人内心情感的映照。雪的洁白象征着纯洁与宁静,而花的泪水则暗示了哀伤与痛苦。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加深了读者对于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
最后,“蜉蝣能几日,一笑死生同”两句,诗人以蜉蝣的生命短暂为喻,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同时,通过“一笑死生同”的表述,展现出诗人对生死问题的豁达态度,认为在面对生死这一终极问题时,一笑足以化解一切,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饮酒以及生死问题的独特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